揭秘裹布之谜,裹布竟是中古时期的赝品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公元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约翰大教堂附属的小礼拜堂里,世代承受着信徒的顶礼膜拜,这件被誉为的圣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灵裹布”,又称作“裹布”。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一世纪初年,降生于伯利恒,其母是玛利亚。是上帝的生子,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渐渐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和道德领袖。
与门徒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犹太的仇视,由于叛徒的出卖,被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逮捕,经判决钉死于十字架上。
据《圣经·新约》记载: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门徒四散逃亡,体无人收殓。幸好“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义士,为人良公义……这人去见彼拉多,求的身体。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想不到第三天,神奇地复活了,墓开,不见了踪影。他的门徒彼得听闻此事,连忙“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这便是西方复活节的由来。
对于这块细麻布的下落,《圣经》没有再作交待,直到1353年,裹布到了法国巴黎沙尔尼伯爵手中,并曾于1357年在其领地的利雷教堂公开展出。1432年,裹布又到了萨夫瓦公爵的手中,未久公爵府中不慎起火,殃及裹布,所幸此布只是稍微受损。之后,裹布被转移到意大利都灵大教堂公爵住的地方。1983年,这块布被郑重地保存在一个银盒中,供奉在都灵堂的祭台上。
裹布长4.35米,宽1.09米,上面有一个遭鞭笞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迹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被钉死时的状态相同。
裹布的是受难的遗物吗?几百年来,历史学家、学家、科学家围绕着它的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类好奇的天性,1986年9月29,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一次由教皇科学院院长主持的专题技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都灵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学院以及来自法国、瑞士、英国等有科学家共22人。会议达成协议,同意剪取邮票大小的样品,由世界先进的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计(AMS)进行测定。
1988年4月21,不列颠博物馆的考古权威和大主教一起来到都灵大教堂,把传说中当年受难时的裹布剪下长7厘米、宽1厘米的布条,分成三小块,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寄往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MS测年实验室检测。实验表明,三家实验室达到了极佳的一致性,各个结果的差异在120年以内。裹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间制成的可能性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决不会早于公元1200年。1988年10月13,都灵大主教、红衣主教巴莱斯特雷罗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这件几个世纪以来被徒奉为圣品的布,并非受难时所用,而是中古时期织出的一件赝品。至此,所谓的裹布相大白。
不过,此事后来又出现了反复,据说有科学家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惊人地发现:在199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都灵裹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这块补丁早得多。这块补丁是因为失火受损后补上去的,因当时补得非常仔细,加上年代久远,在试验前恰恰剪到了补丁部位。试验表明,裹布的主体部分要补丁的年代早得很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