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被称作ldquo;天师rdquo;?

  想不朽者往往速朽。当年秦始皇一天下,费尽心思地谋求“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却求来二世而亡的悲剧。而另一些人,却是机智过人、无心插柳,后来却荫被天下,为后世敬仰。这样的智者首推孔子,可以和孔子肩者,张天师算得上一个人物了,他的世袭家族延续两千多年,虽然低调,却也算得上引领风的人物。

image.png

  一、 传说中的张天师

  “天师”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徐无鬼》:“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尽管庄子没有在寓言中言明“天师”是个怎样的厉害人物,但通过黄帝的反映,一切也都展现得清清楚楚。而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天师”的人,是汉末一位“另类”名人——张道陵

  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之后。因为天资聪慧,张道陵顺应当时的潮流成功进入太学学习儒家思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己所学的道理并非应对生死的奥义。于是张道陵转投到道家门下,创立正一道(又称天师道、五斗米道等,在各个时期称呼略有不同),以期参悟天地。

image.png

  张道陵在道学领域很快声名鹊起。同样追寻长生不老的汉和帝等人便频频招揽他。张道陵不堪其扰,却又不好抗旨不遵,于是干脆收拾了行囊云游四处。他去了太平山,到了山,并在六十岁时又动身前往蜀地鹤鸣山。

  汉安元年(142)正月,张道陵正在鹤鸣山修行,传说太上老君忽然降临。老君不仅给他传授了《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等秘法,还封张道陵为天师,嘱咐其要好好为民斩妖除魔。第一代“张天师”,即由此确立。

  二、“张天师”的千年传承

  第一代张天师张道陵于一百二十三岁高龄时飞升。他的嫡系子嗣继承了他的终生志愿,将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发扬下去,并把“张天师”的名号也继承了下来。

  起初,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政权,割据汉中、巴郡等地三十余年。建安二十年(215),五斗米道政权为曹所灭,结果张鲁反倒依五斗米道在民间的影响力与曹结为姻亲,并将大量追随天师的北迁。这使得天师道在更广阔的地域内也传播了起来。

  在张道陵至张鲁三代基本奠定天师道的地位之后,历代张天师及其子嗣就一直在全国多地活动。唐、宋成书的《天师治仪》、《太平广记》等,便记录有天师九世孙、十世孙、十二世孙和十三世孙等在江南一带的一些活动轨迹。

  而在唐代前,“天师”还只是内对于张道陵一脉的尊称。至唐玄宗时,张天师的身份正式得到国家承认。张道陵本人被追赠为太师。天师家的一些女眷,譬如十世孙女张子台、张季妃,亦因在道法上有所成就而被尊为馆主女官。

  因为种种原因,记载张天师早期家谱的《张衡家传》后来失传。但南宋道人白玉蟾曾作七绝长诗,分别赞颂了自张道陵起的三十二代天师。是故张天师一派虽早期事迹之记录有所残缺,但谱系是完备可考的。

  且随着天师道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天师的传承。明代时,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就亲自作《汉天师世家》,记录和梳理天师家千年来的种种。元代时,张天师不仅要得到天师道内部的推举,还需皇帝任命。到今天,张天师已至第六十三代。《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亦对他们的生平做了梳理总结。

  三、张天师们对传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个绵延近两千年的家族,张天师们的声名虽远不及孔子一般远播,但他们对传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在张天师立足的领域,天师道是的一派大流,而张天师是天师道的精神领袖和直接领导。因而“张天师”的分量虽不及孔子在儒学的地位,但亦是左右风向的重要人物。

  且在整个民间,围绕张天师的传说和文学作品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乎首代张天师张道陵的故事,自然是最多的。《天师剑》、《方氏女》、《张君》、《上清宫除妖》等,皆是以张道陵的事迹为蓝本。在汉中,还有纪念第三代天师张鲁之女的祠堂。当地人甚至将其视作生育女神。

  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张天师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形象,而是与世俗生活情趣的结合。文学与世俗文学,在“张天师”这一形象上实现了融合。思想和人情世故,通过“张天师”实现了贯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