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之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背后有什么原因?
之,接下来听听为什么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提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白袍将军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一生最辉煌的事迹就是,从未在优势的兵力下打过仗,甚至以一敌十都算是自己占了便宜,更多的时候是以一敌十几、几十,而且战绩皆无二致:大胜。
最后直陷北魏的国都洛阳,种种战例如战败元天穆、攻破魏军丘堪称传奇。都曾评价他说:quot;再读此传,令人神往quot;。更重要的是此人还是文官骑马、射箭全不会,那他又是凭借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的呢?
一、之高超的军事素质
之本人出身贫寒,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之在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而且这种贫困的生活训练了之吃苦耐劳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后来之被梁武帝萧衍选为贴身侍从,虽然常就是陪皇帝下下棋、喝喝茶,但是要知道梁武帝萧衍在做皇帝之前是带过兵的,当时又是多事之秋,所以几乎可以肯定之在与梁武帝萧衍常的交往中必然谈论过军事,而且表现得很有天分。这一点从后来梁武帝萧衍敢派从未领过兵之只率领两千余人去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重兵之下的徐州就可以看出。
事实证明尽管之文官出身,但是打起仗来不仅很有计谋还可以很好的激励士气。据史载是:quot;抚军士,能得其死力quot;。在攻占荥阳时先是激励士兵此次出兵必然要建功立业,然后根据荥阳的地势quot;浮水筑垒quot;,又选择租车战胜前来救援的北魏骑兵。后来侯景征伐南梁,侯景本身就是胡人自幼精通骑射,曾经在北魏因为征剿叛乱立过大功被封为大将军,是当时魏晋南北朝少有的骁将。此次率领还是骑兵,要知道在古时候骑兵与步兵作战可是具有碾压性优势的,但与之交手还是饮恨于淮河流域,不曾踏进江南一步。
而且之出身于贫民,平时在军中与士兵同吃同睡,即使升为将军也毫无架子,跟随他起家的大部分又都是寒门子弟和之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之在军中很有威望很得人心。部队很有凝聚力,这也是之能北伐成功的坚强助力。之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之曾经身为梁武帝萧衍的贴身侍卫,肯定深得梁武帝的宠信,不然也不会让他带兵所以之北伐能得到梁武帝的全力支持,不必担心后方掣肘。
二、手握精兵
之在北伐过程中攻无不取战无不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率领的是当时梁朝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兵员全部来自威名赫赫的丹阳镇。丹阳自古以来就是养兵之地,早在东汉末年,跟随孙坚出征黄巾军的就是丹阳兵,当时曹在征伐徐州时,陶谦手下的五千丹阳兵也曾让曹吃过苦头,而且这七千人皆是乡邻近友父子兄弟彼此之间非常熟悉,配合默契,之也是丹阳附近出身所以军士之间相互信任军队内部非常团结和稳定。可以说这支军队既有优良的传,而且历经百战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在进攻荥阳时,当时荥阳驻扎着北魏的七万余人由大将元天穆率领。首先要知道此战的背景是之攻破了洛阳附近的丘大千的七万人、又战败了考城的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的两万御林军。按照这种征战频率和行军速度,之手下的军队应该是非常疲惫的。情况更为不利的是北魏的尔朱荣已经率领主力三十万前来征伐,可以说身逢绝境。但是之竟然率领他的白袍军强攻荥阳并以损失五百余人的代价攻克了这座有着七万守军的坚城。由此可见这七千白袍军战力多么强悍。
三、元颢的助力
当初元颢向梁武帝萧衍求救时,梁武帝为了梁朝的利益和战略,决定派之率领七千兵马护送元颢回北魏登基,所以本质上南梁并不打算将北魏怎么样。而元颢就成了北伐的招牌,我们南梁是护送你们的皇子前去登基,现在谁敢阻拦等到元颢登基必然要进行清算。这样一来不仅北伐师出有名,而且在北魏内部看来这属于皇室内部的争斗,抵抗也就不会特别激烈。另外北海王元颢能从北魏当时如此残酷的朝局中顺利的逃到南朝,内部肯定是有一定的人脉和班底在帮助他的。
所以之此次北伐可以说内部政权稳定毫无掣肘,外部互相攻伐相互提防。局势如此有利,可以说之的北伐未出征便成功了一半!
图四 元颢
四、 北魏局势动荡
之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战绩和当时特殊的背景情况是分不开的。北魏当初为了抵御北方的柔然在北方设置柔然六镇,北魏的贵族高门子弟皆以镇守六镇为荣,后来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迁都洛阳,北方六镇由于远离京都导致地位一落千丈。到最后驻守在此处的士兵竟然都领不到粮饷,所以六镇士兵结合柔然开始。使得北魏的北方大乱,这也极大地损失了北魏的国力。
而更荒谬的是北魏胡太后竟然了孝明帝元诩,想要立一个女婴诈称皇子登基为帝,被揭穿后为了控制权力又立了一个三岁的小孩为皇帝。这也引发了北魏朝廷内乱,北部部落的酋长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名借机出兵,将胡太后和小皇帝都投入了黄河使得朝廷内部人心惶惶并对北魏皇室大肆。此时北魏因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陷入了内乱,北魏基本已经接近了无状态。所以北魏的北海王元颢才逃到了梁朝请求梁武帝萧衍出兵。
总结
总的来说之的北伐之路的成功可以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起作战战术能力和作战水平,之绝对是佼佼者,堪称一位名将。其实这也启示我们看人不应被固有的印象所束缚。历史上毫无经验的书生领兵并大获全胜的不在少数,例如三国时期的陆逊、诸葛亮、南宋时期的虞允文等都曾力狂澜于未倒,扶大厦之将倾。quot;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quot;或许就是对之辉煌一生的最好写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