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孝是怎么扼制任得敬的势力?他的覆灭对西夏有何影响?
仁宗时西夏虽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太平盛世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篡权分国的斗争。以任得敬为首的后与以仁宗为首的帝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围绕着皇权进行的权力之争,实质上仍是西夏落后势力与封建进步势力之间的斗争。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任得敬,其实他是个,原任宋朝西安州道判,夏大德三年(1137年),夏崇宗李乾顺攻打西安州时,他战败投降于西夏。任得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为了自己的仕途,他将自己17岁的女儿献给崇宗李乾顺。李乾顺对任氏非常宠爱,与曹氏并立为妃。
后来,任得敬贿赂朝中大臣,使李乾顺立任氏为皇后。李乾顺死后,李仁孝就立任氏、曹氏为两宫太后。任敬德的势力随着其女地位的变升而壮大。李仁孝继位后不久,西夏国都兴庆府和夏州境内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由于地震持续时间长、震级高,兴庆府和夏州两地“地,涌出黑沙,阜高数丈,广若长堤,林木皆没,陷民居数千”。灾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和牲畜死亡。
李仁孝虽采取了轻徭薄赋、修复民舍的措施,但是仍然不能改变老百姓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物价上涨和严重的饥荒袭卷了整个西夏。灾民们开始集结,多的上万人,少的也有上千人,他们富济贫、攻打州县,使西夏政权陷入困境。
李仁孝刚刚继位,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他一边下令各州赈济灾民,一边派兵农民。西平都军任得敬受命。在任得敬的大肆下,被,军的领袖哆讹被。任得敬因饥民有功被授予“翔庆军都”,封爵“西平公”。
随着官制的提升,任敬德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已不满足于只做朝外的官,曾上书朝廷,请求入朝为官,但遭到朝中的御史大夫热辣公济和濮王仁忠等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夏人庆五年(1148年)十一月,中书令濮王嵬名仁忠卒,任得敬见有机可乘,便行贿于晋王嵬名察哥,察哥向仁宗提出请召任德敬入朝,仁宗答应,并任命任德敬为尚书令。
借着与晋王的关系,任德敬在仁宗面前渐得宠。天盛二年(1150年),任德敬升为中书令。天盛八年(1156年),晋王嵬名察哥卒,任得敬被任命为西夏国相,从此,西夏的国政大权逐渐落入任得敬手中。
任得敬采用一系列阴谋手段窃取西夏国政大权之后,并没有满足,反而更加贪婪。天盛九年(1157年)六月,任得敬任用其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直接控制了皇宫与都城的行政大权,大臣们对此都是敢怒不敢言。大权在握之后,任得敬开始在各方面显示自己的权高位重,出入俨然一个帝王的排场。他在朝中排除异己、广结私;在治国方略方面,公然与仁宗李仁孝唱反调。
由于仁宗兴办学校、科举取士选拔的措施妨碍了任得敬网罗亲信,霸朝政,他曾上书于仁宗,要求废除学校和科举取士。李仁孝主张以儒治国,而任得敬则代表的是西夏国内崇尚武力的旧贵族的势力,他的治国理念与以仁宗为首的夏国新兴地主阶级以儒治国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主动发动了对西夏金边境上的庄浪族的战争,以此来表明他欲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理念。
与此同时,他开始迫不及待地进行篡权分国的准备工作,公开征发民夫10万人营建灵州城,并在他所驻的翔庆军监军司修建宫殿,梦想着能与仁宗李仁孝平分天下。
李仁孝对任得敬的野心已有所觉察,为了扼制任得敬的私势力,仁宗在设学校、实行科举的基础上又设立了翰林院,将一批具有才实学、廉洁正直的学子任命为翰林院学士。
仁宗还将梁元辅、王佥等一大批蕃汉治国人才安置在西夏朝廷的重要官职上。然而,任得敬倚仗自己是太后的父亲,又身居要职,手握重兵,全然没有把仁宗放在眼里。他甚至向仁宗提出分国的要求:自己分据灵、夏一带,李仁孝去瓜、沙一带为王。
面对任得敬的公然挑衅,仁宗求助于金国,他派人赴金国以为任得敬请封为名,向金国通报任得敬的篡权分国阴谋。金世宗听了此事说:“有国之主,岂肯无故分国于人,此必权臣逼夺,非夏主本意。”任得敬得知金国拒绝册封,有了惧怕之心,于夏乾祐元年(1170年)八月,与他的弟弟任得仁、任得聪等密谋宫廷。但是被仁宗觉察。
仁宗在金兵的帮助下,采取果断措施,将任得敬及其同一网打尽。至此,在西夏仁宗时期酝酿了近12年的危机,以项新兴贵族地主阶级的胜利而告终。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