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渭水之盟?李世民为什么会认为是奇耻大辱?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渭水之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首先,赔了些财物,不过这些是小意思;正让李世民感觉到奇耻大辱的,是因为赔了自己的尊严。

  哦不对,其实自李渊父子在太原开始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在突厥人面前直不起腰来。

  咸鱼翻身的厥:中原的苦主、李氏的“恩公”

  突厥,是在南北朝后期强势崛起的原新贵,曾经让北齐、北周争先恐后的巴结。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采用长孙晟(李世民的岳父)“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依托隋朝强盛的实力,首先压迫、引诱突厥为一东一西,其后经过一番削弱,最终扶植了最弱小的启民可汗成为厥首领,将其变成替隋王朝守边的藩属政权。

  不过这并不代表能永远高枕无忧,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从来都是“弱则畏服,强则侵叛”,当双方形势变化后,总会冷不丁找机会反咬一口。

  杨广在位后期,隋王朝国力逐渐被消耗,而厥的实力则逐渐恢复;此外,负责处理藩国事务的裴矩严重失误,对方逐渐产生离心。公元615年,当杨广正在巡边时,突然遭到数十万突厥骑兵的奇袭,其后更是惨被包围在雁门郡长达一个多月。

  接下来,中原大乱,大量隋人逃往原避难;而厥失去了中原王朝的管控后,开始撒了欢一般大肆扩张,很快就恢复了当初的实力。史书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形:“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image.png

  除了扩充传势力范围外,厥还反客为主,开始积极干预中原事务:隋朝以前不是最喜欢以夷制夷、离间分化突厥人吗?如今咱也来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于是乎,当时北方的所有枭雄,背后多少都有突厥人的影子。其中,刘武周、梁师都、郭子和,都是由突厥人直接扶植起来的人。(这一幕,像极了近代欧美列强扶植北洋军阀)

  到了公元617年,眼见隋朝大势已去,鉴于“肥水不流外人田”,杨广的表哥、在太原负责对抗厥的李渊,决定下手突袭关中。

  为了避免被前后夹击,同时也出于借助外援的现实需要,李渊在刘文静的建议下与突厥结盟。根据史载,他开出的条件是:“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即突厥出兵帮忙,李渊则回馈财物、承诺和亲。至于双方到底咋谈的,书上没记,咱们也别猜,都懂的。

  双方一拍即合,毕竟对突厥人来说,多方更能规避风险。李氏父子西进关中的途中,突厥人首先送来战马千匹,后来更是直接派了2000骑兵,帮助李渊打下了长安。

  面对突厥人越来越大的胃口,唐王朝饱受羞辱、气吞声

  入主长安后,李渊也兑现诺言,对自己的恩公进献财物毫不手软:“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而突厥人则依仗自己对唐王朝的恩惠,越来越骄纵。突厥使者到达长安后,屡屡违法乱纪、横行街市。而当时的唐王朝正焦头烂额的忙着平定中原各方势力,压根不敢得罪这位蛮横的大。

  但这一期间的突厥,顶多还只是求财,派兵袭扰的事虽然出现过,但并不是主流。不过,随着颉利可汗即位,突厥人的野心开始变了质。

  一方面,颉利对自己渐强盛的实力志得意满;另一方面,对乱成一锅粥的中原心生不屑。此外,他的“可贺敦”(妻子),正是当初跟突厥和亲的隋王朝义成公主;出于对李氏的愤恨,她极力鼓动颉利打着“回馈隋文帝恩惠”的旗号逐鹿中原、找李渊家族的不痛快。

  于是,从公元621年开始,颉利可汗首先扣留了长孙顺德等唐朝使者,其后开始持续南侵。此外,他们还把杨广的孙子李政道接到突厥,安置在定襄城,并把他立为隋王,将突厥境内的都交给他管理,在名义上,隋王朝得到了延续,这对李唐政权而言无异于如芒在背。

image.png

  面对装备精良的突厥铁骑(突厥人打铁出身),正致力于对付刘黑闼等割据势的唐军分身乏术,吃了不少亏。如在公元621年8月,突厥入侵代州,唐军行军总管王孝基全军覆没;第二年,颉利与刘黑闼联手,击败并害了唐军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随后,接连袭扰岷州、并州、原州、廉州、夏州等地,规模庞大、横行无忌:“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大塘北方境内,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突厥铁骑。

  鉴于中原还没一,李渊的对策是边打边和谈;突厥人则见利则进、不利则退,来去如风,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牢牢粘在大唐的背后。到了公元624年,他们的兵锋甚至近关中地区。

  唐王朝心不堪其扰、精疲力竭,甚至有大臣建议:突厥之所以屡屡扰关中,是因为长安城内的财物、女子太多了;因此,不如烧掉长安,往东南迁都,突厥人自然没啥动力再来打咱们了。

  对于这种想法,只有俩字形容:幼稚!当突厥人是劫匪呢?人家要的不仅是钱,更是命。

  然而,也许李渊已经到了病急乱投递的地步,据说他还的派人去樊城一线实地考察。不过,在李世民等人的苦苦劝谏下,此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在北方军阀的勾结下,突厥南侵的脚步从未停歇。同年8月,“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数十万大军逼近关中,李世民亲自迎击。关中正值多雨季节,唐军后勤不继;加上连年征战,“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内外忧心忡忡。

  两军在五陇坂(今陕西凤翔西)对阵后,李世民审时度势,决定尽力避免作战,他软硬兼施、恩威并用,跟对方打起了心理战;而对突厥人而言,当时的阴雨天也不利于己方作战。最终双方达成了和亲协议,李世民本人甚至还跟突利可汗(突厥小可汗)结成了异姓兄弟。

  但这毕竟只是对方的权宜之计。公元625年7月,十余万突厥骑兵卷土重来,唐军并州道行军大总管张瑾全军覆没、行军长史温彦博被俘。最终在李靖、李道宗的搏命反击下,突厥人这才撤退。

  到了公元626年6月,突厥人再次策划大规模入侵。而此时已经基本一中原的李氏兄弟,把精力转向了内斗上。得知突厥人来袭,李建成谋划趁机剥夺李世民的兵权,改由齐王李元吉迎敌;不甘束手就擒的李世民,则当机立断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逼迫李渊把自己立为皇太子。没过多久,李渊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全权掌握了唐王朝。

image.png

  突厥人获悉后,很快给他送了份不太友好的“大礼”。

  兵临城下,突厥人送给李世民的下马威

  听说李世民发动宫廷、逼迫父亲交权,突厥人认为,此时的唐王朝必定动荡不安,正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

  同时,李世民通过不正当手段夺位,如果在面对突厥大军时掉了链子,一定会威风扫地、颜面尽失,搞不好大唐就此分崩离析,突厥人的好子可就唾手可及了。

  带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颉利可汗叫上突利,一共征发了精骑十余万狂奔而下,一路所向披靡,尉迟敬德虽在泾阳奋战,但仍无济于事。最终,突厥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到距离长安仅40里的渭水便桥之北。

  而在此时,长安城内能够调集的兵马仅有数万人,这一场景,甚至当初刘邦被围白登还要危险,毕竟这里是大唐王朝的国都,背后退无可退。

  此时的李世民仅仅28岁,颉利正是要看看这位年轻人怎么应对这一千古难题。

  作为身经百战、多次面临险境的老江湖,李世民虽然愤怒,但并不慌张。他略加思索,很快整理出了要点:

  自己如果闭门固守,突厥人必定会在关中大肆掠夺,老百姓生灵涂炭,自己的威信必将荡然无存;

  若集结城内兵力,依仗主场之利与突厥人血拼,同时召集各地唐军勤王,虽然鹿死谁手尤未可知,但一来会敌一千自损八百,二来难以一战歼灭突厥人,从此双方结下深仇大恨,中原从此永无宁。

  同时,目前自己刚刚即位、大唐也刚刚一中原,自己要理顺朝野关系、稳定人心;经历战火十余年的中原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秩序,如果立即陷入与突厥的鏖战,可能出现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他在做好布置后,自己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6名亲信前往渭水,跟颉利可汗隔着渭水谈判;其后,诸路唐军陆续赶到,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旌甲蔽野,军容甚盛”,面对到家门口的敌人,无不气愤填膺、气腾腾。

image.png

  此时的双方,的不单单是军队阵容,更是心理、意志与决心。面对刚柔并济的李世民,颉利再三斟酌,决定借驴下坡。毕竟拉开阵势对冲,自己一方并不一定占据优势,何况长孙无忌、李靖正在幽州,随时可能抄自己的后路。

  最终李世民对突厥“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对方则见好就收。双方结盟后,颉利赚得盆满钵满,大大咧咧的返回原。而唐王朝也避免陷入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的大战,进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阶段。

  但这件事对李世民的刺激有多大?从他接下来的举动就可见一斑。当上皇帝后,他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在皇宫内亲自练兵:“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周边的戎狄侵扰中原,自古以来早已成为常态;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主安于现状、放松警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好的办法就是警钟长鸣、练兵千。“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一旦突厥入侵,朕还是亲自当你们的将领,这样,中原的百姓也许能过上安宁的子了。

  苦心人天不负,三年后,大唐蒸蒸上,突厥则内乱频发,李世民抓住机会,派出李靖、李世勣等大军,将曾经耀武耀威的厥一战灭国,嚣张无的颉利可汗被活捉到长安,终生未能回到原。

  面临羞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不冷静应对方式;不争一时之气,不逞匹夫之勇;审时度势、韬光养晦,首先发展自己,其后抓住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这正是杰出家与莽夫的区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