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打尖是什么意思 古人为什么把吃饭叫做打尖

  古时候吃饭的网友们,古时候客栈小二说的“打尖住店”中的“打尖”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把“吃饭”这件事情放在首位,也因此,对于吃饭的理解有了千差万别的理解,同时也延伸出了很多深层次的含义,这其中不乏带有地域和民族色彩。

  拿咱们中国来说吧,古时候虽然生产力不高,科技也不够发达,但是古人对于吃的理解绝对是不输于现代人的,这小到“东坡肉”这样的一道道美食,大到《随园食单》这样系性的理论著作,那是层出不穷,也反映出了古时候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不过我们平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听到“打尖住店”这个词,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为什么古人喜欢把吃饭叫做“打尖”呢?

image.png

  图片:古装剧中吃饭剧照

  一、“打”和“尖”的意思

  1、“尖”字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下“尖”的意思,从传认知来看,自然是指一些尖锐的事物,然后延伸出“声音尖”、“感觉敏锐”等意思,最后才有了“出类拔萃之人或事”的含义,如我们常说的“尖子生”、“尖货”等。

  从这上面的四层基本意思来看,似乎都和打尖扯不上关系,考虑到古人应用古汉字的习惯,这个“尖”会不会是通假字呢?在《听雨丛谈》中有写“今人行役,于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后来在《翠华巡幸》中又有了“谓中顿曰中火”的解释。

  但是尖和火之间毕竟有很大的差别,如《西游记》里,唐僧在朱紫国的驿馆里说要打火做法,到了《水浒传》中,武松到十字坡就成了打尖住店。

  大慧个人认为“尖”是个通假字,其本意应该是一个“足”和一个“朁”的古汉字,意思为歇歇脚的意思,由于是一个异体字,目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已经不用了。

  不过对于这个字的解释,《廣雅》等古籍中都有详细的解释,后来这个字和很多同一偏旁的字相互通用,音调上也发生了变化,再后来就直接被“尖”字替代。

image.png

  图片:武松到十字坡剧照

  2、“打”字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打”字有多达21种解释,我认为其中作为动词结合,也基本保留了原动词含义的解释较合理,即组词中的“打扫”、“打扰”等字义。

  也就是说,“打”字一般在一个词组里充当基本的词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类似于老虎、老鼠中的“老”字。再举个例子,如和尚打坐、城市包打听,以及《西游记》中那句“天的弼马温!到这们苦处还来打诈财物哩!”

  从以上的这些举例不难看出,“打”字基本可以确定为词头,是为了凑够音节,不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用法不管是在古时候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是较常见的。

  那么了解了“尖”和“打”对应的意思,再来了解“打尖”这个词就较容易接受了。

  二、“打尖住店”的演变过程

  1、古时候出行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

  在古时候,早期的客栈是不提供餐饮服务的,如果客人有需求的话,需要自己准备食材,然后借助客栈的炊具来烧饭,等到要离开的时候,只需要付给店家一些使用的费用就可以了。

  由于这部分钱店家主要是用来买柴买炭,因此也被称之为“打火钱”,《马三立·吃饺子》、《西游记》等古今民间作品中都有此类的解释,所以古人出行的时候,过硬的身体素质是基本条件,你必须要能受路途劳累,还得具备不错的手艺,否则只能挨饿。

  对于客栈来说,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风景区,人们出行的频率很低,考虑到成本,也根本不可能养上一帮大厨,这就和很多古装剧表达的大相径庭了。

  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有问题出现,自然就会出现变通之法,客栈一般都会准备一些简单的酒菜,如果客人不满意,也不想吃,那么就可以自己“打火”做饭,店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如果客人恰巧不怎么会做饭,或者嫌麻烦,那么就可以选择付钱点菜吃饭,这个状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持续了千百年之久,一直到时期其实也没有完全绝迹。

image.png

  图片:自己“打火”做饭剧照

  2、“打尖”的演变

  如果把自己亲自动手做饭这种行为喻成“打火”的话,那么由客栈老板代劳,省去自己做饭辛苦的行为,就被民间称之为“小火”,大慧认为这个形容还是非常贴切和恰当的。

  要了解,在封建时代,可没有什么义务教育之类的普及型教育,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这“小”字和“火”字慢慢地就变成了“尖”字,恰巧“尖”的古义又和吃饭休息较贴切,所以“打尖”这个词也就正式诞生了。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也是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大家也都对此普遍能够接受,首先,大部分人赶路非常辛苦,能有现成的饭吃省去自己的辛劳,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乐事。

  其次,对于大大小小的客栈经营者来说,有更多的项目带来收入,有了更高的利润,这何乐而不为呢?随着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接受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古人出行时的原有模式。

  原来的时候,大家通常都会选择在白天赶路,着背包里的干粮简单的填一下肚子,等到了晚上住店的时候,就会选择大餐一顿,缓解一下疲惫和饥饿,也算是犒劳一下自己。

  但是“打尖”出现之后,只要是肚子饿了,就可以直接选择到客栈里点些东西吃,顺便歇歇脚,然后再继续赶路,所以到了封建时代中后期,“打火”和“住店”基本是被分割成了两种不同的事情。

image.png

  也就是说,最早的“打火”是住店和打尖一起,后来酒店业有了餐饮服务,“打火”就被人淡忘,以“打尖住店”取而代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