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怎么一步步走上餐桌的?赵匡胤为什么不吃猪肉?
猪肉是怎么一步步走上餐桌的?赵匡胤为什么不吃猪肉?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消耗猪肉最多的国家,实际上国人对于猪肉的喜欢已经持续千年。古时候人也很喜欢吃猪肉,还专门为此制定了豕鼎。不过据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就不喜欢吃猪肉,还曾下令不准在皇宫内出现猪肉,此举导致民间百姓对于猪肉的热情也有所下降。不过历史上和猪肉有关的名菜还是不少,大家都很熟悉的“东坡肉”便是其中一道。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猪的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猪是人们最熟悉的家畜之一,也是人们常生活中主要的肉食来源。猪肉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今天,人们很容易就能吃到猪肉,在古时候人们为了吃猪肉,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关于古人吃猪肉的趣事,您知道哪些呢?
猪出现的历史
人类出现早很多。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最早的猪科化石出现在距今5600万年到3390万年之间的地层里。目前已知,最早的猪科有三个:猪兽亚科,镰齿猪亚科和猪亚科。只不过当时的猪全部是高大凶猛,能长到800公斤,还长着长长的獠牙,绝对是行走的坦克,是当时陆地上的猛兽之一。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后,野猪逐渐进化成河猪,李氏猪。原始的先民们将捕捉到的李氏猪驯化,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家猪。从此,猪肉一步步走上了人们的餐桌。
猪肉融入了古人丰富的饮食文化后,吃猪肉也拥有了足够的仪式感。不仅制定了猪肉的专门做法,古人甚至为吃猪肉还制作了专门的容器。《左传
昭公五年》中有记载:“宴有好货,飧有陪鼎。”这里所说的,首先吃猪肉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吃的,要在正式的宴会上才能吃。而且,上菜的时间还要在正菜之外,属于加菜的一种。那陪鼎是什么呢?《仪礼
聘礼》中解释,陪鼎也叫羞鼎,是加菜时的专用鼎,鼎的数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鼎有三个,一种说法有九个。
其中三个鼎版本的分别为牛羹鼎、羊羹鼎和猪羹鼎,九个版本的里面,同样有猪肉鼎。用专用的鼎装猪肉,一点也马虎不得。猪肉好吃又有营养,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猪肉却有着不同的地位。尤其在宋朝,猪肉却是最不受待见的肉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移,带来了很多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这其中,就有爱吃羊肉的习惯。
另一方面,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认为,猪肉配不上皇家的高贵气质,下令不许在宫廷里吃猪肉。皇宫的饮食习惯,很快形成了一种风尚。于是到了民间,人们也开始不喜欢吃猪肉了。
有意思的是,没多久,大文学家苏东坡却发现了猪肉特的美味。苏大学士还不自私,有好东西一定大家共同分享,不仅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东坡肉”、“东坡肘子”,还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猪肉颂》。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很快扭转了人们不喜欢吃猪肉的局面,猪肉又成功扳回一局。
到了明朝,更有意思的事情又发生了。皇帝朱厚照认为猪与他的姓“朱”同音,再加上他出生那年是猪年。因此
,认为养猪、猪等与猪有关的,都不利于他这位姓朱的皇帝,干脆发布了一道《禁猪令》的法令。这份荒唐的法令,明令禁止民间养猪,猪,甚至吃猪肉。其造成的恶果是,民间的家猪一下子成了珍稀动物,险些断了香火,以至于祭祀孔子,都只能用羊肉代替了。
照理说物以稀为贵。可是古时候猪肉最贵的时候却不在明朝,而是在汉朝。汉朝时期的猪肉有多贵呢?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中记载:“肉百斤七百”,其意思就是说:在当时,100斤猪肉能卖700个钱。有专家进行过计算:汉代一斤只有现代的半斤,所以,拿今天的标准来算,每斤肉要14个钱。以每克黄金330元人民币来算,那么在当时,每斤猪肉的价值要高达115.元人民币,这才是正的“天价肉”。
今天,猪肉不单单是人们菜篮子是否丰盛的一个标准,而且对物价稳定,经济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管古时候的猪肉有多少故事,今天的百姓能吃上猪肉,就是美好生活的标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