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时候为何设立起了“三省六部制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时候的皇帝不好做啊,尤其是明清以前的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恣意妄为?为何?君主集权制发展不够彻底,皇帝还没走到正的一言堂。

  当个皇帝还大臣们说三道四,又有什么快乐?于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一直朝“乾纲断”努力,他们怎么做的?不断改换官制,将大臣的权力不断分解、拆分,而这一切离不开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

  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帝很不高兴,尤其是汉文帝、汉景帝,他们居然发现自己有随时被丞相架空的危险,也难怪他们心情低落。天下是刘氏的天下,可刘氏的皇帝们不一定能管丞相。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丞相是百官之长,不仅因为丞相地位高,也是字面的意思——丞相才是百官的首领,而非皇帝。大臣将常事务禀告丞相,丞相做出决定,事后把决定告诉皇帝一声就行了。除非遇到类似七国之乱、匈奴南侵这类的大事,皇帝才参与决定。

  刘彻上台后,他发现必须削弱丞相的权力,可该怎么做却是两眼一抹黑,早期只能用笨办法——不停地换丞相。汉武帝的丞相大多“死于非命”,大臣听说自己要当丞相,第一个感觉不是激动,而是恐惧。

  有人给汉武帝出个主意:我们何不另起个决策班子呢?刘彻一拍大腿:高!汉武帝将尚书们拢到自己身边,名义上是为了方便。因为丞相是在“皇宫”外办公,也就是所谓的外朝,遇到大事还得往皇宫跑。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汉武帝假意对丞相说:你老来回跑也不是个事,不如将这任务交给尚书们吧。就这样,尚书们组建的内朝渐渐代替丞相的外朝,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宰相是制度,丞相是职位)。

  尚书台的长官是尚书令,他逐步取代丞相,成为新的百官之长,只不过这个“百官之长”仅指地位罢了。武帝后的皇帝们发现尚书令的权力过大,担忧“丞相”问题重现。

  那怎么办?后世的皇帝们采取的同汉武帝类似——分尚书台大权,而这个分权的组织便是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侍中,而侍中一开始仅是侍奉皇帝人,说白了就是仆从、奴婢。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侍中不仅是宦官,普通人也可以担任。于是皇帝将一些近臣封为侍中,名义是给皇帝提建议,或回答皇帝的问题。皇帝的问题不就是国家大事么,时间一久侍中们成为王朝政策的实际决策者。

  侍中剥夺尚书台的决策权,仅有执行权。这样一来,侍中、尚书令都不会威胁到皇权。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侍中地位低,吩咐尚书事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皇帝给侍中加个头衔——录尚书事,录尚书事不是官职,而是职权,可以命令尚书台。

  说着很简单,却是一朝朝的经验教训。东汉主要是剥夺三公权力(三公大权加一起便是完整的相权),这个时候起作用的是尚书台。而三国魏晋时期开始剥夺尚书台大权。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曹魏父子三代用中书省来取代尚书台。曹建立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到曹丕时改为中书令,长官为中书监、中书令。曹叡时则“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其权重矣”。

  也就是自曹魏起,尚书台彻底沦为执行机构,不再具有决策权。中书监、中书令权力大,地位却不上尚书,这是皇帝有意为之——以卑位邻尊。这也是同汉武帝学的。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特意设置十三刺史部,顾炎武评价其“夫秩卑而令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无论刺史给东汉造成多大损失,在当时却很有必要。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再回到中书省。西晋荀勖由中书监升为尚书令,诸多朋友向他祝贺,他愤恨骂道:“夺我凤皇池,诸君贺我邪。”我苦还来不及呢,你们怎么还往我伤口上撒盐?

  门下省是为分中书省的权,但其过于复杂,我们简单说下。大家大多听过三国的十常侍,其权利极大,常侍就归属于门下省,不过在三国魏晋改为散骑常侍。还有较常见的黄门侍郎,也属于门下省。

  门下省的风光时刻在唐初,唐初的实际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见门下省同中书省是同一级别的。但哪个权力更大呢?这得看唐朝决策会议政事堂在哪开。

丞相和宰相的转变!古时候为什么设立起了ldquo;三省六部制度rdquo;?

  明清时期,负责具体政策执行的尚书台变为六部,皇帝将中书省、门下省改为内阁,还收回他们的决策权(明朝有内朝,清朝则是皇帝),三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