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汉的将领是谁 难怪说刘备会在此战失败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将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其实夷陵之战时,蜀国的参战将领阵容也是非常寒酸,甚至连廖化都没得用。

image.png

  历来人们提起夷陵之战,蜀军之所以惨败,全是由于刘备以怒兴师,不听劝谏执意伐吴,在和吴国对峙过程中被陆逊击溃的。刘备作为一国之君,一军之帅,当然要对失败负主要责任,但是锅不能让他一个人背,我们看看蜀军的参战将领阵容就知道了。

image.png

  夷陵之战时,虽然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已经不在了,但是赵云还在。可惜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认为刘备应当先讨伐魏国,所以赵云被刘备安排留守江都。魏延也是蜀国重要的将领,但是需要镇守汉中,现实情况是夷陵之战刘备几乎无人可用,所以或许这也是刘备御驾亲征,而且身临前线的一个重要原因。

image.png

  公元221年7月,刘备调集大军伐吴,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先锋,吴班、陈式水军;黄权、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各为别督。看看这些将领,冯习、张南、吴班、陈式、辅匡、廖淳……或许我读书少,对三国历史研究的少,反正我看到这些名字基本上脑海中是没有丁点印象的。

image.png

  冯习和张南都是公元211年跟随刘备入蜀的,之后也没有相关记载,直到夷陵之战,两人双双战死。吴班是吴懿的族弟,是刘备穆皇后的族兄,陈式最初为刘备军中重要的基层指挥官,后成长为高级将领,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期间,在诸葛亮的军事指挥下攻克了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辅匡、赵融等更是不怎么出名。

image.png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14尊塑像,以纪念季汉一朝的武将,称武将廊。张南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三,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塑造。14武将塑像排名依次是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

  张南、冯习在夷陵之战中已经算是非常重要的将领了,但是在后世塑像排名却是最后的,甚至廖化还要后。这足以说明蜀军将领阵容实在太薄弱了,蜀军参战将领中只有黄权算是较有谋略的,曾经建议刘备不要身临前线,刘备把黄权部署在江北防备曹魏,夷陵战败后不得已投降曹魏。

image.png

  而反观吴军方面,陆逊暂且不提,他是前线总指挥。陆逊所带的多是吴国的功臣宿将:徐盛、韩当、潘璋、朱然、宋谦等。徐盛、朱然多谋,潘璋骁勇,还有宗室年轻将领孙桓,后来差点生擒刘备。所以抛开双方主帅刘备和陆逊来说,蜀军的将领阵容是要远远弱于吴军将领阵容的。

image.png

  两军对阵,主帅的部署决策,战术安排当然对于胜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高级将领的素质对于战争的走向也有着不能忽视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刘备夷陵之战所用将领,多为川将,经历阵战较少,不是吴将对手,这也是夷陵之战蜀国惨败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image.png

  最后说一句,经常被人调侃的廖化其实并不弱,而且廖化也是参加了夷陵之战的。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参考:《三国志》、吕思勉《三国史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