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那么多 为什么没有人为周天子效力
对春秋战国人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出人意料的击败了商纣王,从此宣布建立西周,建立周朝后,按照当时的历史背景,必然就是分封,西周在前几位帝王时期先后分封了上百个王子及功臣,加上原来前朝留下的的封国,当时在国家鼎盛时期周天子拥有多大200多个封国,看起来国家非常庞大,但所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土都拥有着至高的权力,周天子实际上就像现在的秘书长一样,尽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没有太多权力来干涉附庸国的内政。从此以后,周朝就一直以这种按功劳来分配领土,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个王子和功臣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分封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天下的土地本就是固定的,分封下去的土地越来越多后就导致了周天的的领土变得越来越少。
周王朝早期,尽管周天子的地盘变少了,但多年树立的余威仍在,所以各诸侯国有什么大事小情的都还是会听一听天子的,可以说还是拥有一些实际的权利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进入东周之后,各国诸侯早已忘记了带领他们打下天下的周天子,周天子的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了,而周天子又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他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他所用,从此周朝就慢慢走向了衰落。
下面我们来看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身为天子都无法吸引到人才呢。
一、周天子地盘减少了无法技撑大量的人才
东周时候,平望东迁被认为是周朝衰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东迁后周天子等于是主动放弃了关中的土地,不仅土地减少了,而且人口也大幅减少,这样势必就造成了士兵(军事力量)以及大量的税收的减少,而与此同时,其它附近的几个诸侯国则通过打仗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领地的增加给这几个诸侯国同时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相应的士兵及税收也就不断增加,从而会有更多的财富去支撑他们再去扩张,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诸侯国越来越强,而周天子根本就没有办法扩张,他的四周都是自已封的诸侯国,不可能再去打回来吧,不光不能打,而且谁要有功劳了还得分土地,所以就导致了周天子的领地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土地和财力去支撑大量的优秀的人才,咱们要知道,人才要是立了功还得分土地啊,就周天子这点土地,分不了几下就没了,因此也就不可能再有什么优秀的人才会被吸引了。
二、周天子威望降低无法吸引人才
周桓王继承了他周平王的大位扣,有个叫郑庄公的家伙觉得分配到的权力不太满意和周天子发生了点不愉快,周桓王一想,我堂堂天子,还能怕了你一个小诸侯王,然后就出兵讨伐郑国,但是运气实在差了点,被郑军的箭射中了肩膀,没办法啊受伤了啊,只能回吧,只好和郑国交换了人质,这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这一了不要紧,可把自已天子的脸给丢光了,大家诸侯们一看,原来周天子也就那样啊,于是一些觉得自已有点实力的诸侯们就不再顾忌周天了,也就是说不给你面子了,反正你的面子就就那样,各诸侯国就招兵买马,招募人才,为自己的小国家储备更多的资本。久而久之,周天子威望也就一落千丈,也没啥必要要用到太多的人才了,周朝也就基本变成了一个空壳子,而的诸侯国这时开始招揽人才,你想想,要是你是人才你愿意去哪呢,因此周天子也就无法再吸引到人才了。
三、周天子无法提供足够的舞台
作为人才,肯定不愿意在一个没有多大前途的平台干活啊,人才都是需要一个可以展现自已的舞台的,但是这个舞台,周天子自己都没有,又怎么能给到这些人才呢。
其实,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早期,周天子虽然没有了威望,但还是有他自身的一些利用价值的,所以出现了尊王攘夷的活动,我们知道古时候人要干点什么事情总要找下借口嘛,所以还得要扯下天子的大旗。到战国中后期周天子就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有他没他一个样。
结语:在周天子东迁之后,领土的缩小,士兵的减少,税收的减少和声望的下降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舞台和足够的
报酬,所以人才绝对不会去周天子哪里,这也就可以理解了。这就和我们现在的工作一样,你是要去一家有发展前景并且可以展现雄心的公司,还是去一整天不慌不忙的公司,我想有点点追求的人都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