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窗户纸一捅就破吗 古人是如何做到防雨防盗防
对古时候窗户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时候没有玻璃,窗户纸一捅就破,如何防雨防盗防?古时候的窗户并不都叫“窗”,最早称囱,最雅称轩,最形象的称啥?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一词则单指窗了。
01/窗户的别名知多少
我国的古建筑多以传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这使窗成为中国传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秦汉以来,古建筑格式一直在变化,门窗也随着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窗,较小,而“窗”字底下是一个“囱”字,烟囱的“囱”。“囱”就是“窗”的最早字形,它是用来透气换气的,而现在说的烟囱则是用来排烟的通道,过去就是采光的一个通道。
所以,“窗”本作“囱”,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在古时候,窗户除了称为“囱”之外,还有别称,如“向、牖、轩、轩榥”等等。
1、“向”,是个象形字,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向的本义就是朝北开的窗户。“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2、“牖
”,是个会意字,从片户甫。片,锯开的木片,“户”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见。本义指窗户。“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说文》。段注:“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也就是说,有土墙的屋子里的窗叫牅,全木质的屋子的窗叫囱。
3、“轩”, 形声。从车,干声。轩的本义是古时候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窗之义为引申。
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杜甫《夏夜叹》中的“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即是。
4、“轩榥”,亦是窗之义。如清代诗人陈宝琛的《沧趣楼诗集·卷一》中,就有“僧闻试函笕,我倦借轩榥”之句。
古人遣词造句都非常讲究,由于家境与季节不同,窗户还有称谓。如,富贵人家的窗户是錡窗、朱窗、雕窗;称呼贫困人家的窗户就叫做:绽(破)窗、窗、纸窗、等等不一而足。季节不同,对窗户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春谓东窗;夏谓南窗;秋谓西窗;冬谓北窗。而在一天之中,一早一晚对窗户的称谓也是各异,早谓晨窗和晓窗;晚上则称谓灯窗及暗窗。建筑所处的地形不同,窗户的叫法也是多种多样,住在山上叫松窗、岩窗;只在水边就称之为水窗和溪窗。
02/“寒窗”下的诗意
给窗户取个别名,是件充满文化意味的事情,用好了,会让人在坚硬的生活中,寻回些许诗意。如,我们最常用的“十年寒窗”中的“寒窗”,表面上是指冬寒冷的窗前,代指非常贫困的家庭,后又借以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唐代诗人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中写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中的“寒窗”,指的是元稹生活困顿的处境。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向白居易寄上了一片殷殷之情。
该诗首句描写了作者自己所处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有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次句点明题意,听说了好友被贬的消息;第三句写当听说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的情景,表现了诸多的意味;末句,将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后来,他在《与元微之书》中说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元代戏曲作家高明在《琵琶记》中的那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更是将科举时代,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终埋头窗下苦读的寂寞摹写到透彻。这里的“寒窗”,形容的就是学子苦读。现在的“同窗”,就取意于此。
03/给窗户穿件外衣
随着建筑的变化,人们对窗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窗户在宋代以前就是一个竖格,其后出现了横格,然后斜格,到后来大量的雕饰。因而,窗户除了具有最早的采光功能外,又慢慢地增加了装饰功能。因为古时候没有玻璃,如果窗户做得过大,一刮风它会破掉,所以,古人才在窗户中间才加加窗棂格,窗棂格的间距是要保证窗的强度。
古时候没有玻璃,所以房子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纸的硬度很小,容易破。防盗与防私密性还差,不是有句俗话,叫“窗户纸一捅就破”吗?很多古装剧中,坏人们就是点破窗棱纸来他人隐私,或向室内吹送迷烟的。
其实,古时候的窗户并不都是纸做的。唐代以前虽然有了纸,但是那个纸还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用,所以古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用绫这个丝绸织品代替,所以,古时候诗文中,才会常常出现“窗纱”这个词。但是,绫的成本又非常高,而且透光性相对纸来说,也不是很好,所以,很难普及。到了明清,纸才大量应用到窗户上。
04/糊纸的智慧
在古时候,给窗户糊上窗纸,并不是家家都能做到的。穷苦人家没有闲钱买纸,白天的时候,窗户就那么敞着,晚上用茅和秸秆什么的堵一下,挡挡风寒就过夜了。有钱的人家才会讲究,用纸将窗户糊上。那么,纸糊的窗户,在下雨的时候,会不会被雨淋透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得看看古时候人是如何用纸糊窗户的。
古时候糊窗户的纸,并不是一般的纸。那么这种窗户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这种窗户纸由谷皮、树皮和藤类植物做成,并且在桐油里面泡过,桐油有防水的作用,这样制作而成的窗户纸非常厚,有着防水防潮的功能。这种窗户纸,夏天可以阻挡风雨,冬天可以阻挡雪花,非常结实耐用。这种材料除了被用于糊窗户,还用来做纸伞。大家想想,用来做伞的纸一定是非常结实耐用,不会轻易被雨淋湿的。所以,电视剧里,用手指沾点口水轻轻一捅窗户纸就破个洞这种场景是不存在的。
因为地域与气候的差异,南北方在糊窗纸的作中,也有所不同。南方一般用竹篾纸,据说这种纸较透亮,透光性较好。北方较寒冷,甚至有的窗户要糊两层纸,过去有句话说“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实际上它不是糊在外,它是两边都糊,在外面看好像是糊在外,这是因为东北经常下雪,雪如果浸入,窗户纸很快就坏掉,所以它必须两面糊。而在南方就是糊里侧,窗棂看得很清楚。这是由于地域特点产生的特征。
为了保险起见,古人们还会用木板或是芦苇做的苇席给窗户当做雨帘。每当晚上,或者刮风下雨的时候,就把雨帘装上去。等到天晴的时候,再把雨帘拆卸掉或者用一根木头支撑起来。并且,有钱人家也会建上滴水屋檐,让雨水顺着屋檐流到地上,而不至于流到窗户上。纸窗防雨的难题,就这样被古人给化解了。
05/窗含西岭雪未消
宋代以后就出现了明瓦,很多有条件的人家,就用明瓦替换了传的窗纸。明瓦是一种半透明装饰材料,曾为玻璃的代用品。在我国的北方或内地,以前一般是用天然云母(一种片状矿石)来代替。而吴地的明瓦,却是一种传的手工艺产品——用蚌壳或“哈蛎壳”等贝类,打磨成豆腐干大小、四角略带圆的方形薄片。用其镶嵌于木格窗户,或覆盖于屋顶的天窗,能起到保温遮风的作用,又能透些亮光。这种明瓦,老苏州称其为“蚌壳窗”或“蛎壳窗”。天窗也是明瓦嵌的,阳光从积满尘垢的明瓦中透下,昏黄的光线里,无数灰尘在翻飞。到了明代或更早一点,一般大户人家就开始用玻璃了。
不管怎么说,纸糊窗户的隔音效果非常差,与老婆的私房话,或是和亲友的悄悄话,一不留神就会透过窗户纸被隔壁老王听到了。所以,随着玻璃这种透光隔音的材料出现,纸糊的窗户才逐渐被淘汰了。
古人的窗纸虽然早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但是,被时间传承下来的美好,却没消散。在古人的眼中、心里,窗户并不单单是采光透气的“出口”,而是诗,是画。所以,在古时候诗歌中,窗户的亮丽身影会频频出现在读者眼前:“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楼台一笛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所以,古时候的窗子,绝不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子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室人在面朝窗子时,首先感受到的,应当是一幅优美的诗文图画,让人难已忘怀。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