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有什么地方?蛮夷又是什么?
为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春秋战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原和蛮夷这两个词,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还要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如《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如《诗经·小雅·吉》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要理解这个词,先要说一下《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的雅,是周人自己做的雅乐。明白了这一点,再结合诗经里的字句,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中原’一词,最早是周人对自己所在地进行歌颂赞美而“发明”的一种称呼,是自称,如同后面的“中国”概念,是“天下之中的国”。
在古时候狭义上的中原地区仅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而广义上的中原则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称。
中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抢的是中原,更是这江山。自有文明以来,中原地区的安阳、洛阳、开封、郑州都曾先后被作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来,围绕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区,而楚国一直游离在中原文化区之外,不循礼法被视为蛮夷。
楚国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敌驱逐,南迁至楚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楚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楚文化。
周朝建立后,周礼作为一套完备的礼法制度问世,同时也是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礼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礼法就是蛮夷。
至于为什么说楚国被称为蛮夷原因有三:
一、楚国“无礼”、“无信”和“贪”的国际。
二、由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差异,各国对楚国形成的误解与隔膜,扩大了楚国的负面,使诸过对楚国“鄙惧”的心态蔓延。
三、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反复被“野蛮”打败而得到推进,文明国家对这一必然的历史规律产生的无意识的集体忧惧。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天下的掌控力达到了最低,楚国也开始一而再的挑战周礼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称呼楚国为蛮夷。
但是到了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进入了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已经没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礼相悖。而此时的楚文化也与中原文化相融,人们也不再称呼楚国为蛮夷。
楚国之所以为蛮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与礼制的争斗,与后来的“入则华夏,出则夷狄”是同一个道理,当中华文化将四周同化之后,夷狄也就不存在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