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为什么会变成古时候百官穿着标配呢?
民间相传,长翅帽的发明者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借由“陈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对于从龙功臣相当猜忌,因此设计出带有超长帽翅(乌纱帽后面,有彷佛像翅膀般伸向左右两边的造型)的乌纱帽,只要一转头,长长的帽翅就会上下颤动,皇帝也就能随时注意到百官的动态,有效避免其在朝堂上私下议论的风气。
长翅帽为“乌纱帽”的其中一种样式,到底乌纱帽为何会变成古时候百官穿着标配呢?
这要从中国人戴帽的历史说起。中国人在还未发明“帽”之前,古人都习惯用丝、麻制的“巾”来包头或是扎发。帽子的出现,本是人们为了抵御寒冷气候、增加对头部保暖而诞生,随着发展与制度的影响下,帽不再单纯而被赋予象征意义。在先秦时代,帽只限定于官僚治阶层的人才可配戴,这时的帽子已非遮阳、御寒之用,而是作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因此又有“冠”、“冕”来称呼此类帽子。
中国传服饰都与礼制结合,因此从穿着外观上就能一目了然看出每个人的身分地位之不同、场合的庄重与严肃性,而这就是贯穿中华服饰历史的“冠冕制度”。东汉时期的训诂专著《释名》载:“二十,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能戴帽子,平民百姓则是无权戴帽,仅有头巾。其实不仅在东汉,春秋战国时期即便是孔子、孟子这样德高望重的思想家,也不能戴帽,只能用“帕头”(古时候男性束发的头巾)裹住头发。
即便朝代更迭频繁、帽子外形也多次出現变化,但帽所代表的身分地位象征,一直到东汉时期都没有改变过。随着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各民族在与战争冲突下,无形之中促进文化交流,让服饰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而帽也从这一时期普及民间,没有官职的文人雅士也都能戴帽子了。百姓普遍配戴的便帽,种类更是多过冠,如妇女所戴帷帽、高筒帽等。而成为后世官员必备的乌纱帽,最早也是民众常戴的便帽之一。
官位的代称“乌纱帽”,顾名思义是以乌纱制成,起源于汉代,当时称做“幅巾”。因古时候男子多有蓄发习惯,为了方便劳作便用一黑色头巾从前向后裹住头发,并在后脑勺打结固定。幅巾由于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样式大方,在民间相当流行并逐渐传至宫廷。在胡汉交融下,到了隋代,当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着从幅巾改良而来的幞头(幞音葡),此为幅巾结合鲜卑风俗的产物,多了四条带子,不仅方便固定,也让幅巾的外形从“巾”变得更像“帽”。
从隋始,幞头成为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延续到唐代。相传由赵匡胤发明的长翅帽,即是唐末五代时就有的幞头改良。此后无论历朝乌纱帽的外形如何变化,到明代为止,百姓们对官的印象就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袍、腰挂玉带、脚穿皂靴的样子。乌纱帽从此成为官位的代名词,即使到了废止华夏衣冠的清代与现代,人们还是依然使用乌纱帽代称官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