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不知道看哭了多少的痴情男女。不少看过《西厢记》的人都有一个疑问:张生的父亲是尚书,崔莺莺的父亲是宰相,相差并不大,怎么就quot;门不当户不对quot;了?其实,当时的ldquo;门当户对rdquo;并不是看官职高低,而是看姓氏郡望。为什么网告诉你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当时的郡望,作为贵族血的一种标志,与一个人的生活、交往、婚丧嫁娶等密切相关。也因此,不少人千方百计都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

所谓ldquo;郡望rdquo;,就是ldquo;郡中望族rdquo;。秦汉以后,用以辨贵的氏和姓合二为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家族逐渐兴盛,为了区别于家族,他们便把自己的居住地称为ldquo;郡望rdquo;。作为区分ldquo;贵rdquo;的新手段,郡望形成了新的姓氏文化,甚至发展到了ldquo;竞以姓望所出rdquo;的程度。

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魏晋以后,郡望成为贵族的身份标志。ldquo;永嘉之乱rdquo;以后,大批北方世族南迁。迁到新地方后,他们会为自己的家族做ldquo;宣传rdquo;,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郡望来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郡望与籍贯分离,也在这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门当户对mdash;mdash;皇帝想攀亲,也得边儿站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郡望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依据。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

《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不被认可,很大程度上与郡望有关。崔莺莺的父亲是博陵崔氏,母亲是荥阳郑氏,都在ldquo;四大望族rdquo;之列,而张生的西洛张氏,却并非ldquo;海内望族rdquo;。崔老夫人之所以说ldquo;门不当户不对rdquo;,看的也是郡望。

在唐代,七宗五姓(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势力极大,皇帝想把公主嫁到清河崔氏,也被无情地拒绝了。

唐高宗时,出身寒微的宰相李义府,为他的向七大望族求婚,不但处处碰壁,还受到了羞辱。李义府怀恨在心,便说服皇帝下诏禁止七大望族通婚。七大望族不敢公然抗旨,只好省去婚礼仪式,只在天黑后用一顶花纱遮蔽的ldquo;檐子rdquo;(肩舆),把新娘抬到新郎家。中唐以后,ldquo;檐子rdquo;迎亲甚至成为有身份的标志,七大望族之外的家族也纷纷效仿。在宋代,ldquo;檐子rdquo;送嫁逐渐公开,ldquo;檐子rdquo;也开始被刻意装饰,成为花轿的前身。

郡望文化mdash;mdash;各姓的郡望,成为姓氏标志

宋代以来,朝廷选官不再看被选者的出身,民间嫁娶也不再讲究门第,即所谓的ldquo;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分阀阅rdquo;,标榜郡望从而失去了实际意义。这之后的郡望,成了姓氏的一种标志。在此背景下,郡望成了同姓人群的共有标志。时至今,郡望已经变成了有关姓氏的代名词,而不再是贵族血的标志了。但作为一种血的延伸,一种文化的延续,一种寻根念祖的传思想意识,郡望仍然为很多人所重视。

在,几乎每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的姓氏郡望,每遇红白事,他们都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也大都把自己的郡望和姓氏、家谱一样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讨厌门当户对这套说法,觉得只要有爱情就能战胜一切。其实婚姻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忽视的,所以《西厢记》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