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留学生是如何选拔的?都考什么科目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某,湖北武昌城内久已荒废的贡院戒备森严,气氛紧张,一场由湖广总督府主持的特殊高考正在这里进行。突然,一个大头兵模样的考生站起来质问考官:“总督布告上说考试科目分汉文、语及数学三门,为什么只考汉文和语,却迟迟不公布数学试题?”
原来在当年的俄之战中,本海军取得胜利,令清再度对本海军刮目相看,于是下旨从各省绿营中选拔新式人才赴留学。消息一传出,那些因朝廷废除科举而没了进身之阶的秀才举人们也纷纷来凑热闹。但朝廷只给了两湖地区四个名额,早就收足了“红包”的总督府考官们犯了难,万般无奈之下便自作主张,只拟了汉文和语试题,任由钻营的考生们自己去争。好在他们十年寒窗读了一肚子四书五经,策论文章总该“绿营新军”官兵们拿手。至于考生之中那些学过现代数学的,只好倒霉吃点儿亏了。
“绿营新军”的考生们本就对考官偏袒抢饭碗的秀才举人们不满,如今见考官们一会儿说遗失题目一会儿说忘记命题相互推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便步步进逼,叫嚷让考官们赶紧出题!在场考官们都是科举出身,哪里拟得出数学考题?清廷严旨督办的这次特殊高考,眼看就要泡汤!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绿营新军”考生站起来问:“可否由学生代为拟定数学考题?”
考场之上由考生代为拟定试题,传出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燃眉之下别无良策,考官们商量一番后,便令那年轻考生试拟两道数学考题呈核。考官们见他身穿普通士兵军服貌不惊人,暗想他大概不会有什么背景,若拟不出数学考题,正好把他赶出考场,骇镇住这帮无法无天的“绿营丘八”!却不料片刻工夫,那年轻考生便拟了两道试题呈上并张贴于考场内。顿时,整个考场哑然无声,因为不但几百名考生摇头不解,考官们也如同面对天书。
一个年纪轻轻的绿营大头兵怎会有这等手段?莫非他是故意来羞辱我等朝廷命官的?主考官皱皱眉不懂装懂:“此二考题虽佳,于尔等绿营考生似过于深奥。另拟两题呈上!”于是,那年轻考生又改拟了两道试题张贴,考官和考生们依旧无人能解。若无人能够解答此数学试题,岂不让这个无名小子拔了头筹!主考官暗暗有些恼羞成怒,便再次令这名年轻考生改拟考题。那名年轻的考生稍一沉思,又重新拟了两题,然后告诉主考官:“此为现代数学最为浅显的题目,往下便是普通的加减乘除,挑担卖浆者流也能解答,实在不便作为考题……”话说到这份儿上,考官们只好认了,但几乎全部考生都交了白卷!
汉文、语试卷作答完整,数学考题又自拟自答,这名年轻的“绿营新军”弟兄必定高中无疑!考试一结束,他便被新军弟兄们簇拥着上了黄鹤楼。但正如这场特殊高考居然由考生命题一样,清晚期的一些故事总是那么出人意料。那名年轻的考生不但没有拔得头筹,连第四名都没有考上!这下子不但“绿营新军”的考生们不答应,两湖地区的“绿营新军”也都不干了!不几天,武汉三镇为之沸腾,到最后,连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惊动了。张之洞于是命令“绿营新军”领带上那名年轻的考生去总督府见他。
这次,由张之洞亲自主持重新阅卷。那名年轻的绿营考生虽然语不是最好,但汉文策论却连翰林出身的张之洞都大为赞叹。而经过总督府中懂数学的幕僚验算,绿营考生的数学试卷又是唯一一张正确的卷子。综合评定,这名“绿营新军”考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一年,这名绿营考生作为两湖地区的高考状元,最终获得赴资格而踏上了留学之路。
这名考生就是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后来做国民青岛特别市市长、山东省府的湖北天门人沈鸿烈,那一年他23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