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为什么要拜堂?拜堂洞房的由来
拜堂的历史渊源
一般说来,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庙参拜,没有祖庙就虚设祖宗牌位参拜。拜过天地、祖庙、父母后,夫妻还要交拜,以示夫妇互敬互爱。在有些地方,还要拜花烛、拜镜台。
自唐始,又增加了拜参加婚礼的亲朋和宾客的内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较为隆重:要设香案、点花烛,地上要铺红地毯或红布,夫妻要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
,拜堂的仪式在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改变,如已基本上没有拜祖庙或祖宗神位、拜花烛、拜镜台的内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亲朋宾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项或后三项,甚至只有后两项。
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过去那样正式、隆重,如不再设香案、点花烛,下跪磕头也由新郎新娘弯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数地区仍保留下跪磕头的旧俗),红地毯或红布当然也不用铺设了。
现代婚礼中拜堂仪式的重要性
拜堂的仪式之所以能够沿续至今,除了传婚礼习俗的影响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现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发挥着某种现实功能。所以,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婚礼中举行带有一定传色彩的拜堂仪式还是需要的。
第一,拜堂可以极大地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把婚礼推向高潮
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进行的拜堂仪式,由于保留有传文化的浓厚色彩,所以在现代婚礼上备受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现场不设婚宴的现代婚礼上,它更容易成为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此时此刻,随着婚礼司仪人员幽默风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动作,往往会引来声声欢乐的喝彩。这有声与无声的绝妙结合,使得婚礼更加充满欢快喜气、吉庆祥和的气氛,把婚礼推向令人难忘的高潮。
第二,拜堂是新郎新娘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
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新郎新娘此时通过拜堂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将努力尽儿女之孝心是再合适不过。夫妻对拜,虽是无声无语的鞠躬动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其所包含的情义,是任何甜言蜜语所不能拟的。亲朋宾客前来为新郎新娘贺喜祝福,二人理应深表谢意。愿从此以后,大家常来常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新郎新娘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第三,拜堂体现着男女夫妻关系的进一步加固
旧时的拜堂,实际上起着今天的婚姻登记的作用,是夫妻关系确立的正标志。现代婚礼中的拜堂,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这种性质。通过拜堂,新郎新娘把永结百年之好的决心公之于众,让大家作为他们结为夫妻的见证人,使他们的关系不但具有法律的基础,而且得到的承认。
所以说,虽然拜堂是属于中国传婚礼习俗的礼仪,在现代婚礼中虽然不重视这种形式,但是传文化毕竟是有其厚重的历史寓意的,所以,现代婚礼中带有浓浓传风格的拜堂仪式还是可以有的。
入洞房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尧王非常关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般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尧王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
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ldquo;仙洞沟rdquo;,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
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然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