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奴才这一称呼是什么意思?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奴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中国人一直非常注重人对自己的称谓,称谓有时代表着本人在上的地位或是在人心目中的价值。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称谓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其本身含义,如“老公”最早是代指宦官,直到唐朝才逐渐成为妻子对丈夫的专属称呼。同样的,我们在清宫剧中经常能看到很多大臣自称“奴才”,听上去非常卑微低。那么,“奴才”这个称呼是否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这个称呼也不是谁都能用的。
事实上,清朝时的“奴才”可不是地位低下的称呼,只有满洲大臣和抬入满籍的大臣在晋见皇帝时才能自称“奴才”。能够在皇帝面前称呼自己奴才的人,都是跟皇帝很亲近的人,这才算是自己人。这有点儿像民间很多父母给自己的小孩起个狗儿、猫儿之类的小名一样,是非常亲的意思。臣子在皇帝面前称呼奴才,也就类似于说我是皇帝的猫儿、狗儿。这样的称呼,大臣是不可以用的,即使官做得再大也不行。
因此在给皇帝上奏章的时候,满人大臣都会在奏章里面自称奴才如何如何,而大臣在奏章里就只能称自己为臣,从来不敢越此雷池一步。那么,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清朝时的“奴才”是“臣”是更高贵的称呼呢?答案或许正是如此,至少在清朝前时是这样的。因此,“奴才”两字虽然明面上看起来“臣”要低得多,然而在满人眼里,却的“臣”高贵很多,毕竟这种称呼是满人可的专享,他们往往把奴才当自己人,人自然就是外人。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个时期想做“奴才”都难,如乾隆朝发生了一起科场舞弊案,查案官员就因称呼问题被严惩。
发生科场舞弊案后,朝廷派遣满人大臣和大臣各一名负责调查实情,并写奏章向皇帝汇报。写奏章的时候,由于满臣是正职,汉臣是副职,理所当然地要把满人大臣的名字排在前面,因此奏章就写成:“奴才某某(满臣)、臣某某(汉臣)……”这样一份奏章送到乾隆皇帝手里后,乾隆皇帝顿时火冒三丈——原来是乾隆皇帝认为汉臣以此冒称“奴才”,因此下旨将写奏章的汉臣革职查办。此事之后,乾隆皇帝还颁发了诏书,规定此后若是满汉大臣联名上奏时,必须一起称臣,不得再称呼满臣为奴才。
换言之,乾隆皇帝宁愿满臣下降身份称臣,也不允许提高身份称奴才。这并不是笑话,而是白纸黑字记载的事实。清朝治者之所以要把“奴才”和“臣”这两个称呼分得这么清楚,原因其实很简单——入关前满洲一直是奴隶制,治者至高无上,等级及其森严,等级也有三六九等。能对皇帝自称奴才的人,不单单体现了其与皇家的亲近关系,更表达了他们与皇家是一家人。
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分称呼有利于维持满洲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毕竟满洲人数起庞大的群体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满清治者也能以此敲打汉臣,让他们知道自己永远只是外人,地位怎么也不过满人。这一点其实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一直自称奴才,纪晓岚则始终都是自称为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