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为什么不选择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呢?
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实的明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其实明朝已经在事实上放弃了辽东,从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辽东战场已经丧失战略主动性,最后只剩下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宁锦防线,第二道防线是山海关防线。
现在很多人对山海关有一个误会,认为吴三桂如果不放开山海关,清军可能根本无法入关,作为“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人们对山海关的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这是因为明朝时期对山海关的“投资”太大,从明朝洪武到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明朝防御东北的重要军事要塞。即使是现在来看,山海关也是相当雄伟壮丽,是旅游的绝佳去处。
在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辽东的领土接连沦陷,天启二年,后金军队开始有向辽西运动的趋势,当时袁崇焕一个人到山海关外查阅地形,后向天启帝上疏“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对于稳定当时明廷的恐慌情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袁崇焕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
可以说,山海关这个如此重金打造的军事城防系,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尤其是在心理方面,但是如果说直接放弃宁锦防线,然后固守山海关,那是很愚蠢的方式。
实际上,如果纵观整个明末清初的战争中,山海关压根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就连最后的山海关大战的双方也主要是明朝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与李自成之间的战争,而并不是以防御满洲为目的,说吴三桂开关放清军入关,本来就是无稽之谈。
正决定明清之战的主战场,其实还是宁锦一线。
宁锦一线是哪里呢?其实就是以锦州与宁远为中心设置的一条防线,宁远城也就是现在的葫芦岛兴城市,如果没有宁锦防线,也许明朝在辽东早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光凭借山海关,一旦被清军突破,后果非常严重。
在天启元年,后金先后攻下沈阳、辽阳等在明军在辽东的军事重镇,辽东经略袁应泰,孙承宗被临危受命,主持辽东防务,当时明廷就认为应该把防守的重点放到山海关,直接放弃关外的据点,新担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决定在山海关外八里铺修筑重关,派遣四万兵马驻守。
当时孙承宗询问王在晋应该如何布局,王在晋认为应该新设立四万军队,以重兵压在山海关附近。
孙承宗却认为在新城驻扎四万人,如果不能抵挡住后金,无法妥处置,如果放新城士兵回旧城,后金军队也就跟着进来了,这是无法承担的后果,王在晋的策略遭到孙承宗的激烈抨击,孙承宗认为王在晋是闭关自守,不足以守住辽东,后来孙承宗罢免了王在晋的辽东经略之职务。
相之下,孙承宗认为守山海关还应该守关外,当时袁崇焕向孙承宗请示要在宁远驻扎五千兵力,以图取在辽东能够有一个据点,进一步还可以夺取锦州。
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先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宁锦防线得以筑成,明军也与后金形成对峙的局面,一直到孙承宗被罢官归乡,后金才敢跃跃欲试,向辽西进军。
事实证明孙承宗的策略还是较谱的,在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发动大军来袭,辽东经略高第认为应该将兵力收缩到关内,袁崇焕极力反对,据理力争,强烈表示“兵不可撤,城不可弃,民不可移,田不可荒。”
从而有了后来的宁远之战,袁崇焕将沉重的舰载炮架到城池上,而后金军队明显不擅长攻城,在袁崇焕的强烈炮火攻击下,后金军队最后不得不撤退,据说努尔哈赤在这次战役中受伤,死于第二年。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汗位,当即率军再次来攻打锦州和宁远,在袁崇焕等将领的固守下,皇太极不得不再次撤退,并且得出了不再与明军打城防战的经验教训。
在此后,皇太极选择以轻兵绕过宁锦防线,从遵化入关进行纵掠,而不攻坚。
而在明清国运之战的松锦大战中,主战场还是以宁锦防线为主,尽管在这场战争中,明军精锐尽失,但是清军还是没有突破宁远城。
一直到1644年初李自成农民军从西北向北京进发,崇祯下令吴三桂入关勤王,吴三桂才将军队调出宁远城,开赴关内。
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前,清军始终没能从正面突破宁锦防线,这足以说明宁锦防线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中,锦州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东野拿下锦州就标志着辽沈战役已经胜利一半。
所以,如果明廷放弃宁锦一线而固守山海关,实际上是相当愚蠢的行为,如果被清军长期针对,山海关可能根本抵挡不住,这也是为什么山海关依然雄伟壮丽,那是在战争中受的损伤较小,说到底,山海关的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际军事价值。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