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实生活揭秘:外卖、娱乐应有尽有

  当我们说起宋朝来,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约就是连年的割地赔款、靖康之耻、偏居一隅、风波亭、崖山之后无中国......看上去一无是处,活该被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然而,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是老百姓的悲哀吗?

  明代的书家郎瑛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国家一,也没有向外邦赔款,为什么有钱人这么少呢?quot;一邑之间,千金之家,不过一二quot;,宋朝差远啦!

  在军事成就上,宋朝和明朝相就是个弟弟,但为什么明朝的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实际上,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历史上,国家军力强盛、见谁灭谁和百姓生活幸福往往不是一回事。

  论能打,历史上的各位皇帝恐怕很少有人是隋炀帝杨广的对手。荡平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攻取交趾、林邑、琉球、伊吾等国......短短数年就将隋朝疆域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地步,国威不可谓不盛。

  但百姓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开皇年间,全国quot;户八百七十万quot;,而到隋朝末年却只余下二百余万户。人口锐减到这种程度,估计老百姓很难有幸福感。

  被后人所羡慕的宋朝百姓,他们所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quot;吃货quot;遍地的大宋朝

  古人云:quot;民以食为天quot;,吃饱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在宋朝,这种需求更进一步,如何吃得花样百出,成为了延续宋朝始终的流行风尚。

  历史上,凡是风尚的形成,基本都是从上而下、层层效仿而来。宋朝人爱吃,与朝堂中充斥着众多quot;吃货quot;自然是分不开的。

  根据《邵氏闻见后录》、《西台集》等宋朝当时的资料记载,在宋朝的皇宫中,随随便便的一顿饭,规格也大的吓人:皇帝每天吃饭,quot;传膳百品quot;算是毛毛雨,有时晚上来个加餐,各种菜肴、点心、瓜果加起来,甚至不下千数。

image.png

  平时就这么铺张,皇宫搞起宴会来更是浪费。

  宋仁宗算是北宋皇帝中较收敛的一位,然而举办一次quot;内宴quot;,仅一份螃蟹就花去了两万八千文钱。等到宋徽宗即位后,在宴会花销上更加登峰造极: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宴请蔡京等9位大臣,居然整出一顿quot;海鲜宴quot;,quot;出螺蛤虾鳜白,南海琼枝、东陵玉蕊与海物惟错quot;。

  在没有生鲜快递的宋朝,能够摆出这样的宴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肯定是天文数字了。

  皇帝带头,百官自然也不能落后。宋宗时期的名相吕蒙正热爱舌头,天天都得来上一顿舌汤,毛在家里堆成山。

  他的侄子吕夷简更牛,当时淮水中所产的白鱼是个稀罕物,皇宫里也是难得一见,而他夫人在一次走亲戚时,居然送出十筐白鱼当礼物,令人瞠目;至于蔡京、秦桧等quot;相quot;,那就更是奢靡无度、难以形容了。

  在上层的带动下,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开始在市井中流行开来。在首都东京(河南开封),诸如川饭店、南食店、分茶店等经营各地风味菜品的饭店四处可见,就算你懒得出门,也可以差人到饭店去叫quot;外卖quot;,用不了多长时间,饭店就会派伙计送餐上门,相当方便。

  到了南宋时期,很多出名的饭店、小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例如李婆婆杂菜羹、戈家甜食、贺四酪面等等,不仅面对普罗大众,还成功逆袭,打入了宫廷市场。

  宋高宗就相当喜欢市井小吃,常常在宫里叫外卖,quot;喧唤市食quot;,可能在他看来,吃吃这些民间食物,就算是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与民同乐了吧。

  宋朝城里人会玩

  光有美食还算不得什么,宋朝人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在quot;玩quot;上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们都知道,想要玩的好,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旦喝晕了,玩起来才能更加放松和自如。

  然而,酒在中国古时候的地位相当特殊,由于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在农业不发达的时代或是遇到天灾时,朝廷经常会颁布禁酒令,达到节省粮食的目的。

  从周朝起,历代都曾经实施禁酒,例如北魏文成帝时,曾经下令对酿酒、卖酒、饮酒的人一律砍头,严格程度算得上历朝之最,如果李白生在这个时代,估计得活活憋死。

  但在宋朝,禁酒是不存在的,不但不禁酒,还积极推广私人造酒,从北宋起,很多大饭店,例如东京的仁和楼、遇仙楼等,就从官府酒曲自己酿酒,多余的酒还能够给小店,是正的产、销一条龙。

image.png

  现代人喝酒喝多了,爱去洗浴中心泡个澡,宋朝人也有这习惯。当时,宋朝的公共浴室随处可见,很多大酒店还干脆自建浴池,服务相当周到。

  吃喝玩乐之余,宋朝的坊间就有了为数众多的quot;奢侈品商店quot;,供当时的达官贵人进行消费。的文具、本的扇子、越南的香料、以及宋朝自产的陶瓷和丝绸,在这些商店里都能见到,虽然不菲,依然受人追捧。

  在城市里呆腻了,自然想要出去游山玩水。

  根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时期,quot;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quot;。除了临安人之外,四川人也是当时旅游团的主力之一,《宋史》中记载,四川人quot;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焉,动至连月quot;——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旅游上,看来四川人爱玩的基因,从宋朝时就有了。

  既然出门旅游,交通工具自然就成为了必需品。当时,很多达官贵人家都备有quot;私家车quot;,其中最牛X的名为quot;细车quot;,每辆车配15头驴,由5、6个车夫同时驾驶,速度飞快,quot;其震荡如逆风、上下波涛间quot;,基本等于古时候版的兰博基尼。

  有吃有玩,没事还能买买买、旅旅游,宋朝百姓的生活受人羡慕也就不奇怪了。

  宋朝人的底气从哪来?

  虽然宋朝的城市生活看上去很美,但有人肯定要问,这样一个quot;消费quot;,老百姓的底气到底从哪来?

  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消费能力强,是因为具有相当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而在宋朝时期,也存在数量众多的中产阶级——富民。

  所谓quot;富民quot;,不仅包括乡村中的大小地主,也包括城市中从事手工业、商业的普通人。由于宋朝不土地兼并,大大小小的地主相当普遍,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一部分成为佃户,另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涌入城市,从quot;农民工quot;做起,逐步在城市扎根,成为了正的quot;市民quot;,给宋朝城市的繁荣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宋宗年间,宰相王旦曾经上书:quot;兼并之民,徭役不及,坐取厚利,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皆是。quot;有如此多的富户,自然有消费的本钱,而很多为他们服务的quot;打工仔quot;,quot;每所得亦有百钱quot;,养家糊口、维持温饱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宋朝还非常重视福利。

  宋哲宗元符年间,朝廷颁布quot;居养法quot;,对鳏寡孤以及生活贫乏的穷人,quot;知州、通判、县令,佐验实,官为居养之,疾病者仍给医药quot;;quot;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quot;;quot;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如小学听读......遗弃小儿雇人,仍听宫观寺院养为童行quot;——从小到老,全方位覆盖,不仅管吃管住,还管治病和教育,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福利的典范。

  在朝廷的带动下,很多达官贵人也乐于开展慈事业,不仅向朝廷设立的quot;居养院quot;捐钱捐物,还资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形成了乐好施的风气。

  可见,在宋朝当一名乞丐,不见得朝代的普通百姓活的差。

  有这样的保障,使得宋朝的空前稳定。据记载,在两宋三百一十九年的历史中,虽然前后发生了四百余起农民,但绝大多数是小打小闹,从未出现像唐末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这种动摇帝国基础的,其中规模最大的方腊,也不过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不得不说,这是与宋朝相对健全的福利制度分不开的。

  由此看来,虽然宋朝quot;外战外行quot;,但在国家治理水平上,还是要后来的元、明两朝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