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是什么?揭秘绍兴师的由来与发展
虽说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幕僚”这样的一群组织人物,但是“绍兴师”这一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组织正出现的时间,大致上是明朝中后期。当时,封建治已经出现了一些危机漏洞,所以为了巩固治,师集团应运而生,成为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绍兴人担任幕僚在明朝时就已经很多了,而且在当时,有一著名人物徐渭,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就是胡宗宪的幕僚,此人曾辅佐胡宗宪剿匪和处理政务。此后,绍兴人入幕的风气迅速发展,很快就迎来了“高潮”。
虽然,“绍兴师”在明朝兴起,但是正发展壮大,是在清朝。清军入关后,面对着偌大的疆域和人口,清朝的治者意识到,单单凭借满族人是无法管理好汉族子民的,因此重用了很多汉族知识分子,而“绍兴师”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其中,较典型的就是沈文奎,此人本是明末落第的读书人,眼看着科举无望,后来投奔了皇太极,在清军入关以及加强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官居兵部尚书,一个科举屡次不中的前朝落魄读书人竟能够成为新朝兵部尚书,这是不敢想象的,这也说明了“绍兴师”的走向了历史舞台。
而“绍兴师”在整个清朝的历程中有两次发展高潮,这第一次正是在大清雍正、乾隆时期。当时的情况就是我前面说的,目的是需要稳固治,所以大量的绍兴籍人士进入地方官府,凭借着长久以来为人处事的本领,这批人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更是涌现出来邬思道这等人物。
邬思道也是一个落第读书人,又加上家里贫寒。后来跟随田文镜,替田文镜起文书奏折,田文镜凭借邬思道所写的奏折击倒了政敌隆科多,使其仕途直线上升。令人惊叹的是,后来邬思道负气出走后,田文镜再次上书时就被雍正皇帝批评了,原来皇帝早就知道田文镜的奏折都是邬思道代笔的。
惶恐之下的田文镜只好再将邬思道请回,再次上书时,皇帝批注时竟然询问“邬先生安否?”这样一来就使得“绍兴师”的地位名气一夜大涨,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流行起招募绍兴师,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像田文镜那样得到绍兴师的辅佐,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因此,现在一般都尊邬思道为“绍兴师”的祖师,因为是他使得“绍兴师”这个词名声大噪,绍兴师这个群体才能有今天这等盛况。
而第二次高潮则是到了清末,即大清咸丰、同治、光绪时期。这段时期,由于西方资本国家蛮横地入侵中国,清廷虽然思想保守,但也挡不住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进中国。因此,官员们就需要有能够接触理解新兴事物的幕僚人才。正巧,“绍兴师”世居东南沿海。一方面,得天厚的地理环境让这群人能够更早地接触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思想相对较开放且都好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方大员在扩充势力时,“绍兴师”是难得的人才,当然不可或缺。像东三省总督的师秋桐豫、张之洞的师马家鼎、曾国荃的师章士杰、左宗棠的师程埙,以及大名鼎鼎的娄春藩等等,这些人都出身于绍兴府地区。
不过,在这里我需要着重提一下娄春藩,此人先后为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陈夔龙等七个人担任师,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极大的礼遇。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娄春藩更是在所有人都弃城而逃时坚守在岗位,后来李鸿章想要封他京官做,然而此人坚守“绍兴师”的规矩,虽然处理政务辅佐大臣,但是不会担任一官半职。因此,娄春藩直到去世时都还只是一介布衣,堪称“绍兴师”的典范。而我们讲此时“绍兴师”的发展也算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达到顶峰,而繁华过后便是落寞...
其实,“绍兴师”走向没落的原因很简单,时代不需要了。就像当初发展到鼎盛时也是因为时代需要他们。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也渐渐看清形式,开始支持变法改革,废除科举制、开办新式学堂,并且选派留学生,这些举措都使得国家拥有了更多高素质人才,远远师们要更专业。
虽说,他们可能在出谋划策略和上师来说可能有所不足,但时代正是需要他们这种专业知识人才,所以师群体很快就被挤下舞台。而随着近代经济学的传入中国,这些人将“绍兴师”代代相传的钱谷之术顶替了,因此很快,师们就丧失掉了在政务上的优势,结果不言而喻,辛亥前后,这群人基本上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
总的来说,“绍兴师”是封建中后期多种原因下的产物,寄托了治者的理念,根本上是服务于封建的。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在晚清和时期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就逐渐变小,这就像运输都不用镖局而改用火车了,怎么可能把专业人才放在一边继续用这些与时代渐渐格格不入的人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