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沈括在天文学方面有什么贡献?

  众所周知沈括自幼对天文、地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刻苦钻研。那么科学家沈括在天文学方面有什么贡献?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经制造过我国古时候观测天文的主要仪器——浑天仪;表示太阳影子的景表等。

  为了测得北极星准确位置,他连续三个月,每天用浑天仪观测北极星位置,把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到的北极星方位,分别画于图上,经过精心研究,最后得出北极星与北极距三度。这一科学根据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的记载。

图片.png

  《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沈括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他发展了《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创造了新的高等级数求和法——隙积数。

  几何学中,他发明了会圆术,即从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高度来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为此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给予沈括以极高的评价。

  《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1979年7月1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他在百科全书《梦溪笔谈》中,是第一个人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也就在沈括负责汴河水建设时,沈括还负责领导司天监,在任职期间,他先后罢免了六名不学无术的旧历官,不计出身,破格推荐精通天文历算、出身平民的淮南人卫朴进入司天监,主持修订新历的重要工作。

  沈括和卫朴治学态度认,对旧历官凭借演算凑数的修历方法非常不满,主张从观测天象入手,以实测结果作为修订历法的根据。为此,沈括首先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是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

  经过历代的发展的演变,到宋朝,浑仪的结构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三重圆环,相互交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图片.png

  为此,沈括对浑仪作了较多的改革。他一方面取消了作用不大的白道环,把仪器简化、分工,再借用数学工具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省去月道环,其侯月之出入,专以历法步之”);另一方面又提出改变一些环的位置,使它们不挡住观测视线。

  沈括的这些改革措施为仪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后来元朝郭守敬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创制的新式测天仪器——简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