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灭亡后,西施的最终命运如何?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揭晓西施的结局之前,有必要先把西施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再梳理一下。据民间传说,西施不叫西施,她实的名字叫做夷光,西施是在她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但最后还是以西施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当年吴国击败越国,俘虏了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凭借着给在病中的吴王夫差尝粪便的“忠诚”表现,得以被释放归国。归国后的勾践除了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外,还计谋以美人计来诱使吴王夫差堕入温柔乡,不理朝政。而寻找的任务就交给了范蠡。范蠡在越国国内一番地毯式搜索,在一条河边看见了正在洗衣服的西施,天生丽质的西施一下子就惊呆了范蠡,西施不仅美丽,还充满了对越国的的哀愁,这样既美丽又有责任感的美丽女子不禁让范蠡也对她一见钟情。

吴国灭亡后,西施的最终命运如何?

  西施被范蠡带到了宫中,范蠡亲自教授西施举止礼仪,也就是实施美人计之前的上岗培训,两人在耳鬓厮磨中久生情,成了一对被烈火淬炼出的坚贞恋人。

  后来西施被派往吴国,经过近十年的卧底生涯,间谍西施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帮助越国最终灭亡了强大的吴国。此后,范蠡功成身退,携带着归来的心爱伴侣西施泛舟五湖而去。

  故事到这里皆大欢喜,是个中国人都喜欢的美满结局。但事实上的如此吗?从的一些文献资料上的记载看,我们恐怕要失望了。

  司马迁的《史记》在讲到范蠡的时候,根本没提到过西施。《史记.货殖列传》说到范蠡的结局是:“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也就是说越国灭亡吴国后,范蠡就离开越国,去到了齐国,到了齐国,还给自己起了个奇怪的名字叫鸱夷子皮,后来又到了陶这个地方,又改了个名字叫朱公。先说说范蠡给自己取的“鸱夷子皮”这个奇怪的名字是什么意思。鸱夷是用牛皮或马皮做的酒囊,就是大皮袋子。当年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有了矛盾,夫差命令伍子胥,伍子胥死后,就是用鸱夷这种皮袋子装了体,扔到江里面喂了鱼。那范蠡起了一个皮袋子的名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记载吴越故事的一部重要的书籍《吴越春秋》里面有一句话,也出现了鸱夷这个词,而且还和西施有关。“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王勾践把西施装在皮袋子里,沉到江里喂鱼了!这显然有点意外,和我们通常知道的西施的结局大相径庭。别急,还有一条记载似乎确证了西施的结局很不美妙。这条记载来自《墨子.亲士》,上面说:“西施之沈(沉),其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西施是因为她的美貌而被沉入江中淹死的。《墨子》这部书是春秋末期的墨子写的,墨子是鲁国人,鲁国当时和越国不远,所以墨子的记载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较接近于当时的历史实,西施确实最后被沉到江里淹死了!

吴国灭亡后,西施的最终命运如何?

  这样西施最终的结局我们几乎可以在想象和实记载中进行还原了。配合越国完成灭亡吴国的任务后,西施回到了越国,非但没有受到英雄凯旋的盛大礼遇,反而被越王勾践当做红颜祸水,塞进一个大皮带子里沉到江里淹死了。范蠡想方设法也没能挽救得了自己心的性命,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隐。为了怀念自己最亲爱的女人,所以就给自己取了个鸱夷子皮的名字。

  西施和范蠡的爱情实的结局是如此悲惨,西施最终的结局让人痛心,明明自己为越国牺牲了那么多。故此,千百年来,后人叹息西施的死于非命实在可惜,所以就为她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并口口相传流传了下来。在心底里,其实我们都希望并愿意相信西施这样一个良与美貌并存的能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美好结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