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和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郑和下西洋可谓是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探险活动了。他们不怕洪涛、不怕巨浪,跨越三洲、连接两洋,到达了三十多个国家。这是中国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壮举,那我们不禁要问这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到底花了多少人民币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肩负着与西洋各国进行友好通商的需求,另外有邀请朝臣承认明帝国皇帝朱棣的正地位与查找建文帝下落的秘密。因此这次航海活动是非盈利的。
史料为实
我们先看有关明朝经济的史料——《广志绎》。上面记载:”明初府库充溢,郑和下西洋时,赉银七百余万,十载后仅剩百余万。”另外郑和每次远航开销除了皇帝的私人钱财及机构,而且有沿海布政司承担,富商的赞助等等。作为后人的我们,已无法估量金额所记,我们暂且认为每年大致花费有六百万两,相当于明朝年财政的四分之一,七年共4200万两银,数据仅供参考。
银子
这些钱财众多,就连朱棣在每次郑和出海时都“一则一惧”。这些费用巨大,给在年收入不足千万的明朝国库带来巨大压力,因此不少大臣冒着被的风险,纷纷上书,将郑和下西洋称为“弊政”。
天价
那换做现在的人民币有多少呢?因为不同时期都会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偏差,600年前的明朝也是如此。现代估算古时候的市场一般采用古今相差不大的粮价为基准。明朝在洪武二十八年后,米价相差不大,一般一两银子可以大米两石。明朝的一石等于现在的94.4公斤。
明食货志
据《明史·食货志》记述:“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按照现在米价2.5元一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2.5=944元。4200万两白银就有396.48亿人民币。这样的资金放在现在也是巨款。
重义轻利
虽然郑和下西洋耗材耗钱,但明朝还是本着“厚往薄来”、“重义轻利”的政策,对外交往赏赐宜厚,如在苏门答腊岛买胡椒每百斤一两。这种炫耀国力的方式,毫不顾忌明朝国库的空虚,受大臣反对是必然的。因此在明成祖、明仁宗去世后,下西洋也停止。
郑和下西洋
结语:郑和下西洋无论是船舶的数量、规模,还是人数都远远超过后来的哥伦布、达伽马这些西方航海家。虽然后来因资金、政策等原因放弃,但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东亚与南亚、东非的交流,进行的国际贸易也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物产,早已在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一笔。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