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男性服饰是怎么样的?宝玉穿的箭袖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宝玉穿的箭袖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说《红楼梦》写于清初,作者一定是经历了明末清初历史交替、大家族兴衰的,所以内容明清朝混搭、汉满女化杂糅,让后世考证者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因《红楼梦》里基本上不描写男性穿什么衣服,只有一个北静王、一个柳湘莲写服饰,但是戏服,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服装。只有贾宝玉出场时,隆重地介绍了他的服饰。细读起来,反映当时满族的风习,很有趣味,值得阅赏。
《红楼梦》中对男人的衣饰装束及发型,都少有描写,唯贾宝玉出场时,让林黛玉看了仔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意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饰物描写中的“抹额”,是一种帽箍,上有“二龙戏珠”的妆饰图案,表明有着皇族背景;还有一件“二色金”窄袖袍服,是指袍服上的花蝶图案,是用深浅二色金线所绣。而“箭袖”,则是满族服装的突出特点。
箭袖,俗称“马蹄袖”,是冬季射箭拉弓时所用。满族人长年生活在严寒的东北地区,拉弓射猎戴手套不方便,从而产生安装箭袖的办法,即在袍服袖子上再装“半个袖子”,拉下去可以盖上手背。
这个装束解决了既可抵御风寒,又可让手指灵活运用的实际需要。满族人入主中原,离开严寒之地和狩猎生活,箭袖逐步演变为一种袍服上的装饰,不仅在冬服上而在夏天的服装上,也装有箭袖。
因其形状像马蹄形,所以汉族官员称其为“马蹄袖”,因为的也要穿着这款官服,不是拉弓射猎用,而是在拜见皇上时,把打开马蹄袖做成了一种仪式。
《红楼梦》以豪门家族辐整个,并隐寓明清交替的历史,清初的宫廷,表达盛极而衰的轮回,一切情世归于幻灭的宿命。因此写作中竭力回避碰触清代人与事。
程甲本中有些有意模糊的写法,在程乙本中有些改动,把意思坐实了,倒未必高明。还是雾里看花的好。而这“箭袖”的描写,是个疏忽,使读者可清晰地感受《红楼梦》描写的满洲贵族大家庭。
不仅服饰,就是语言中,也会露出汉化的满语词句,如海龙(水獭)、嬷嬷()、克什(恩赐)、马猴(假面具)等等。
第四十九回中:“宝玉此时欢喜非常,忙唤人起来,盥漱已毕只穿第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磅褂,束了腰,披上至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裳屐,忙忙的往芦雪庭来。”这里说宝玉罩的那件海龙皮磅褂,就是水做獭皮做成的小褂,是非常名贵的服饰。
再看第一一八回,出现“克什”这个词:到了八月初三,这一正是贾母的冥寿。宝玉早晨过来磕了头便回去,仍到静室中去了。忽见莺儿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说“太太叫人送来给二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克什”意思是说:在贾母的忌,莺儿端了一盘瓜果给宝玉吃,并且说这是老太太恩赐的。
“克什”是满语恩赐的意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非常自然,换成汉文恩赐二字,就失去了意味。这里也是显露满洲贵族家庭信息的自然而然的一处。
第二十八回中,薛蟠作四字诗,“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里撺出了大马猴”。这马猴到底是什么?在满语有个词叫mahu,之为“鬼脸”,读音相近。而满语中的大猴子则与马猴是完全两个词。
用汉语解释马猴,应该是指一种猴子。北方的也常用此来吓唬小孩子。《红楼梦》此处用的是民间汉语,还是满语转来的,似乎都可以解释。因为《红楼梦》是文学上的“满汉全席”。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