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清时期官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明清时期的县衙里,最大的BOSS自然是知县老,“明镜高悬,公堂之上老说了算”。知县老之下,别的工作人员,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种是别的官员。

  有县丞,相当于副县长;主簿,秘书长;典史,公安局长;还有巡检(所长)、教谕(教育局长)等等,他们和县太一样,都是朝廷命官,在吏部里面挂号,穿官袍,戴官帽。

  第二种是吏。

  吏和官不同,吏不入流,是普通县下设六房:工刑礼吏兵户,六房里面的普通办事员就是所谓的吏,负责书写公文,档案文书,是衙门里文字工作的主力,《水浒传》里的宋押司就是吏。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水浒传》里的宋押司

  第三种是衙役

  衙役有三群。

  其一叫站班皂吏,穿着红黑色的,明朝的还带着方巾,插枝花,清朝的靴子颜色还一边一个色儿,一头红,一头黑。负责给县太吆喝开道,在开堂审案的时候拄着水火棍,喊“威~武~”,按老的吩咐给犯人打板子。

  其二,捕班快手,就是抓捕犯人的,武侠小说里常见的角色。

  其三,壮班民壮,负责各种勤杂工作,有看的,有抬轿子的,有守城门楼子的,有负责运输物流的,有管机关大院食堂的。以上三类,合称三班衙役。

  第四种,是县太自己私人聘任的秘书参谋——幕僚。俗称师,还有老家的家丁之类。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清代的钱粮师的“便民易知由单”,用以通知纳粮花户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第二种和第三种,书吏简称“吏”,衙役简称“胥”,二者合称“胥吏”。

  胥吏是衙门里工作人员的主力军,以大清乾隆时苏州吴江县为例,衙门里公职人员中,知县、县丞、等朝廷命官共有11人。经书、散书等书吏百人左右,而衙役人数有384人,这还是朝廷给的定额编制,实际上胥吏总数更多。胥吏负责文书档案,公牍传递,诉讼刑名,司法治安,输粮征税,戒备警卫,可谓是维持机关正常运转,有序稳定的主力军。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些重要的国家工作人员,本当是尊重的对象,在明清两代,却被人视为低卑微。胥吏被禁止和官员联姻,在上也被看不起,广东一些家族,谁做了书吏,谁就要被宗祠除名。

  和书吏相,衙役的地位更为低下。清制衙役种除了丁壮、库丁、斗级之外,“其皂吏、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诸番,皆为役”,衙役和“奴仆、优,丐户”同列。

  当了衙役的,不仅自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子孙三代也不行。这一点,连清朝人自己都搞不明白,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就说:“即任用之,而又视之,其理安在?”

  都回答不了的,我也回答不上来,但姑且就罗列几条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吧。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法国人乔治.拉拍摄的清朝衙门审判案犯情景

  一、上古时期官府里的低级勤杂人员不少是奴隶,从而沿袭下衙役低的传。

  在先秦时代,中国处于奴隶制,奴隶主将奴隶视同于工具,是“会说话的牲口”,奴隶主本身不劳动,家里的地奴隶耕,布奴隶织,牛马奴隶养。

  在那时,官自然只有奴隶主阶级的人才有资格,但是官府的常事务中,总有一些粗笨的活,如养马,跑腿,赶车之类,养尊处优的奴隶主吃好喝好,白白胖胖的,哪里肯放得下身段?这类的活儿自然丢给奴隶。

  衙役被简作“胥”,就是因为“胥,相靡系也。”“联系使相随而服役之”,说白了就是干活的奴隶。《墨子-天下志》上说“攻伐无罪之国,丈夫以为仆图胥靡,妇人以为舂酋。”抓回来的隶就是所谓的“胥”。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西汉铜镜彩绘车马人物图,图中人物以奴婢为原型

  到了秦汉以后,还有以刑罚的犯人,充作官奴,在里干活的。《汉书-楚元王志》上说“靡谓罪人而靡治,不械手足使役作”。抓来的罪犯,还得用绳子牵着,在官府里面服役打杂。

  从秦汉到隋唐,虽然主体已经是封建,但是还有相当的奴隶制残余。有一类人有特殊户籍,叫“隶户”或者“杂户”,他们属于民,不得和百姓同类结婚,属于国家的奴隶,受官府驱使,终年服役,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在官府里做粗笨的活。“配诸有司,执掌课役。”唐朝把捕快叫不良人,就是因为他们来自于民,户口是“杂户”。

  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以后,改用募役法,衙役改成向招聘,但是衙役低的看法,却就此承袭了下来。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二、门阀制度使得官吏分野,科举制度让吏的地位更低

  书吏负责抄抄写,至少也得识文断字,干的也是体面活,怎么也被官员们看成“小吏”了呢?

  在秦汉,书吏被称为“府史”、“令史”,也是属于官的一种,可以以年资提拔,升任。“郎缺,以令史久次者补之”虽然“职卑赏薄”,但是和长官们一样都是朝廷命官,没有身份差别。

  然而到了南北朝,“后魏令史,亦朱衣执笏版,然谓之流外勋品。”北齐令史见了长官,令史要“平揖”而长官不需要回礼。到了隋唐,就变为“卑冗”之位了。变成了彻底的“不入流”,“皆以吏类为耻”,和衙役之类,合成为“诸色胥吏”。

  书吏的地位不断地降低,和门阀制度的兴起有关,士族豪门垄断,高级的官员都是世家子弟担任。官二代穷二代轻轻松松地坐上了高位。当然看不起下层出身的小吏。世家子弟自己坐上了高位,当然不想让寒门出身的人,变成凤凰男来和他们抢饭吃,故而官吏分流,穷小子永远是穷小子,边儿凉快去。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宋朝的官吏

  到了宋代,科举盛行,朝廷中的官员都由科举考试选拔,用以打破世族豪门的垄断,但是书吏的地位,没有提升反而更低了。宋代的书吏“孔目、曹司、书手”等等“居无廪禄,进无荣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科举选官的本意在抑制豪门,笼络中下层,防止出现威胁皇权的世家势力。宋代科举考经义、辞赋,考上去的官员都是皓首穷经,空谈理论的书生,他们读了大半辈子书,但是不少没做过什么实际事物,所以事情处理要基层一线的吏。

  《水浒传》中的县太时文彬,大事小事不都和宋江商量着来么,以至于宋仁宗时出现了御史中丞做事不清楚被老吏训斥的现象。因为官多昏聩,吏掌机要的事就有不少,对此朝廷不得不严加防范,要给吏一个低的地位,让他们只能处于低位,抬头就是天花板,不得往上走。

  同样,读圣贤书出来的读书人,往往自视甚高,根本看不起墨水自己少的吏,文人相轻,知识分子寒窗十年,觉得别的读书人水平不如自己,至于那些吏,更是不放在眼里啦。

  明清两朝延续了宋代的科举取士,自然也延续了宋代以吏为的政策。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宋朝文人出行的阵势

  三、吸取所谓“元亡于吏”的教训

  到了元代蒙古人看不起读书人,说“金以儒亡”看不起儒生,“十儒九丐”,认为儒生多半,都是空谈的废物。

  治理国家应该从基层有政务经验的人中间选取。所以元朝书吏的地位直线上升。基本就是“以吏为出身之阶”,四品以下的南人官员,几乎都是吏员出生的。元朝的普通家庭,想要翻身,不是送去读圣贤书,而是送到衙门里“历练”,元代15、16岁的小吏都不少。

  但是元朝,官场更是黑暗,书吏们负责大小民生事物,更是想尽办法贪污受贿,欺压搜刮百姓。朱元璋作为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自然饱受元吏之苦,认为元亡于吏,书吏的地位又被压了下去。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彻底否定吏的价值,他制定的选官三途,有门荫(官二代世袭)、科举考试、还有就是能吏中选拔,干得好的书吏还是可以做官的,而且有一些还做的很大。

  但是到了朱元璋以后,科举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多,吏中遴选的官员越来越少,基本恢复了宋代科举取士为正途的办法。宣德皇帝特别强调,小吏猾,欺凌百姓,导致元朝民不聊生,大大地砍断了吏进步的空间,书吏要通过几年一度不断地考试,才有可能获取官位,而且只能做到主簿这类品的小官。清代基本延续了这一政策。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制本

  四、以压良,朝廷自作聪明的平衡术

  胥吏的地位低,其实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自己的小算盘,“以压良”。胥吏是基层的公务人员,面对百姓,但是封建治者本意就是在剥削百姓,压迫百姓,榨取民脂民膏,这样胥吏就处在官民矛盾的前列,不得不和百姓产生尖锐的冲突,御史朝廷就把胥吏的地位压低:他们是,而百姓是良,如此被胥吏欺压的百姓就有了心里平衡,产生阿Q“老子是被孙子打了”的思想,从而精神胜利,不再揭竿而起。

  如上文所说,吏作为具体的行政办事人员,在主官昏聩的情况下,就能僭取很多权力,朝廷为了怕他们太胡作非为,扰乱政纲,所以就特意地压低了他们的经济地位,让他们终身呆在基层,不会对权贵阶层产生威胁。

明清时期知县老之下还有什么官职?书吏和衙役地位怎么样?

  上图_ 清朝官员

  五、恶劣影响

  明清两代以胥吏为卑的做法,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那就是使得书吏衙役贪酷成风,凌虐百姓。

  其一,胥吏们再怎么干,都卑微低,所以何不趁机大捞一笔?

  其二,明清胥吏多为雇佣而来,很多衙役本来出身是良民,做了衙役变成民,如果不能徇私枉法,中饱私囊谁愿意有良变呢?

  所以明清的胥吏们大都变成了“吏”、“滑吏”,“在一邑则蠹一邑,在一省则蠹一省,在一部则蠹天下”,成了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怪胎。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