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叫做承天门 后来是怎么改为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之前叫什么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明时,“”并非叫,而是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受命于天。
初,“承天门”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天顺元年,承天门因雷击起火被焚毁。成化元年,明宪宗朱见深下令重修“承天门”,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门,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也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并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这次重建基本上奠定了今“”的形制。
此后,“承天门”经过数次的毁而又建,建而又毁的过程,直至清顺治八年,“承天门”在再一次重建后,被改名为“”,寓“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自此“”始定名。
明清时期的“”是皇帝颁发诏令的地方,在这里颁发的诏令谓之“金凤颁诏”。
当时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皇帝都需在“”举行“颁诏”仪式,才能向全国各地颁发。
《下旧闻考》载:“凡国家大庆,覃恩,宣诏书于门楼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云,设金凤衔而下焉”,明清时期,在有重要诏书要颁布的时候,朝廷会先在“”大殿前正中设立宣诏台。然后,礼部尚书会在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盖上御宝,把诏书放在云盘内,后捧出太和门,将其置于抬着的龙亭内,再出午门,登上城楼。
之后,礼部尚书会将诏书恭放于宣诏台上,然后由宣诏官宣读诏书内容。宣读的时候,在城下的文武百官会按照品级依次排列于金水桥南,面北跪着恭听圣旨。在宣诏官宣读完毕后,他就会将皇帝诏书放在一只木雕的金凤的嘴里,然后用黄绒绳将它放到城下,这时城下的礼部官员就会跪着,然后托着云盘接下诏令,接着再恭敬地将它放置在龙亭上,然后抬到礼部衙门,之后经礼部官员黄纸誊写,分送各地,布告天下。
除以上重大仪式能启用“”外,就只有在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秋审,及金殿传胪的时候才能启用“”,此外任何仪式皆不会启用。当然,在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皇帝会从正门进出,且需注意,除了皇帝外,其余人皆不得从走过。
由上可知,“”在明清时期是具有显赫的地位的,它是明清皇帝用来彰显皇权的威严与至高无上的地方。
如上可知,明朝会修建“”(承天门),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来举行的重大仪式的颁诏仪式,同时用来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