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有着六世明君 为什么一天下需要花那么长时间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一天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战国时期,秦国本来只是西方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国。可是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以后,秦国却迅速崛起,很快就超越了的国家,最后甚至一了天下。
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奋六世之余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指的就是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庄襄王结束的六代明君。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秦国有着六世的明君,又有着领先各国的制度,为何还是花费了那么久的时间,才一了全国,有那么难吗?
一、一天下的目标并不是从秦孝公时期就开始出现的
在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就是一个被魏国死死压在西方的孱弱小国。如果说这时候秦孝公提出,自己的目标是一天下,别说是你们了,秦孝公自己恐怕都不会相信。
因此,秦孝公一开始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国家,并且夺回河西之地,以此来作为秦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钱。
到了秦惠文王时期,这一策略依旧没变。
此时的秦国,虽然经历过商鞅变法,已经一跃成为了当时的大国,但是秦国的形势却依旧不容乐观。
因为在这一时期,以公孙衍为代表,开始出现了针对秦国的合纵联盟运动。这个合纵运动的出现,使得秦国成为了众矢之的,一度变得非常危险。
因此,这一时期的秦国,其目的应该是一边谋求发展,一边寻求自保。秦灭巴蜀,张仪连横都是基于这个目的的。
要说秦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天下念头的,应该是在秦昭襄王时期。
秦昭襄王时期,以五国伐齐为开端,才让秦昭襄王正看见了秦灭六国的希望。
此时的秦国,已经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而秦昭襄王也在这一时期内,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扩张。
可以这么说,秦始皇最后能够一天下,秦昭襄王出了不少的力。
因此,虽说秦国是分六世之余烈,但是秦国可不是一开始就奔着一天下去的。
二、灭一国容易,灭六国难
秦国实力最强,这固然没错,但是山东六国再弱,六国还不上一国吗?整个战国时期,山东六国针对秦国的合纵联盟运动可不要太多了。也幸亏秦国地理位置好,有函谷关天险,否则五国伐齐之后的齐国,就是秦国的下场。
其实此时秦国面临的局势和周武刚伐纣完的局势有点像。
武王伐纣完,确定了西周的基本制度,分封制。
一直有人疑问,周武王都把商朝灭了,为什么不学习秦始皇,直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呢?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它不香吗?
我想,很难有人能够抵挡住这样的,可是很可惜,当时的周武王还做不到。
周武王伐纣,出力的可不止他自己,还有各路诸侯,当然了,所谓的各路诸侯,也就是当时的各部落首领。
诚然,在这些灭商势力中,周武王的势力是最大的,否则也轮不到他做天子了。可是,部落的首领虽然弱小,但是人多啊。
周武王如果提出中央集权的制度,那么这些弱小部落首领就会联合起来,顷刻间形成一股不弱于周武王的力量。
因此,周武王没办法,只能采取分封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好地方尽可能分给自己人。
秦国此时面临的环境其实差不多,秦国最强没错,但是秦国还没强到以一敌六。而五国伐齐的例子再一次证明了,不是诸侯国之间不会团结,只是看大家利益一致不一致罢了。
而秦灭六国,这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利益已经相当一致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