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有什么来历?泼水节的意义是什么?
泼水节的来历是什么?泼水节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这就为你介绍:
泼水节简介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节。
当,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九龙城、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之后便开始连续几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该民俗经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列出的泼水节起源时,提到“与小乘的传入有密切关系,其活动包含很多内容。但就其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
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风俗辞典·泼水节》写到:“此节起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入我国傣族地区,故又称——“浴佛节”。
《车里》一书中有段记载:“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浴佛之后民众便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能事”。
这段记载虽不尽其祥,但已告诉人们,泼水是傣族过年时必须举行的一项活动。上文所说的“元旦”并非公历的1月1,而是傣历新年来临之。
泼水节的意义
一、泼水代表祝福
在麦,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quot;浴佛quot;--为佛像洗尘。quot;浴佛quot;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祝福,尽情的泼向每一个你想祝福的人。
二、泼水代表爱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除了丢包游戏外,相互泼水之间,泼得越多代表越多的祝福和关心,在一来一往的泼水间,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三、泼水代表消灾免难
泼水节分三,其中第二天称为“恼”,“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四、泼水代表新的开始
泼水节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quot;子之王来临quot;,是傣历的元旦。
因此,人们相信,泼水能让自己心灵变得干净,以迎接“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来新的美好一年。寄托了人们对良正义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泼水可以忘记烦恼
泼水节相互泼水,除了表意上用水洗净烦恼以外,人们在相互泼水的快乐之中也确实能让人们忘记眼前的烦恼。
对于性格内敛的缅甸人来说,泼水节无疑是个“狂欢节”。公司放假,商店停业,忘记工作,抛开烦恼,所有人都沉浸在完全放松的欢乐气氛中。
六、泼水可以消暑
4月的东南亚实在是太热了。每年四五月份的很多地区酷暑难耐,气温达到约40摄氏度。气象部门不断发布高温预警,劝告人们不要在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出门,否则容易被紫外线晒伤。
泼水节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清凉世界”。年轻人站在泼水台上,手持高压水管,向台下过往的敞篷小货车和行人喷水。台上的人们喷得不亦乐乎;台下则是人山人海,载歌载舞,尽情享受“漫天飞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