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官有时候更可恨?
• 生活
nsp; nsp; 在大家的印象里,一直都会觉得清官好,清官更可恨,可是在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清官更可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什么网(www.w)为您解惑。
nsp; nsp; 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可谓是完人,是神的化身,身上只有耀眼的光环而不可能有哪怕是白璧微瑕的黑子。然而,翻阅古人留下的笔墨,我们却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ldquo;群体意识断rdquo;mdash;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评价实在是不能令普通百姓满意,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nsp; nsp; 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可谓是完人,是神的化身,身上只有耀眼的光环而不可能有哪怕是白璧微瑕的黑子。然而,翻阅古人留下的笔墨,我们却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ldquo;群体意识断rdquo;mdash;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评价实在是不能令普通百姓满意,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nsp; nsp; 晚清小说家刘鹗对这一问题有直接的阐述。他在《老残游记》中说:ldquo;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hellip;hellip;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大则误国。rdquo;为了支持这个论断,他在书中塑造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以清廉自居但同时又刚愎自用、滥施重刑、菅人命的酷吏形象,并让他们办了许多冤假错案。
nsp; nsp;nsp;刘鹗认为,清官的毛病在于道德上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的境地。对自己的行为盲目自信,做事所凭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临下,现实情况、世俗人情一概斥之为乡愿,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往小的方面说,如听理刑狱时,容易滥用刑罚、菅人命;往大了说对国计民生无所补益,反而会误事。
nsp; nsp;nsp;古代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批评远早于刘鹗,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就对清官的盲目自信提出了批评。他在上宋仁宗的《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对包拯作为风宪官劾罢两名大臣后接替其职位的做法表示了否定,认为这样做会使ldquo;言事之臣,倾人以觊得,相习而成风rdquo;。包拯辩解他本无此心,欧阳修说:ldquo;夫心者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所瞻。今拯欲自信其不见之心,而外掩天下之迹,是犹手探其物,口云不欲,人谁信之。此臣所谓嫌疑之不可避也。rdquo;他还很有针对性地对包拯的道德优越感做了抨击:ldquo;夫有所不取之谓廉,有所不为之谓耻。近臣举动,人所仪法。使拯于此时有所不取而不为,可以风天下以廉耻之节。rdquo;
nsp; nsp;nsp;欧阳修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批宋代士大夫的态度:他们对包拯的节无疑是赞赏的,但是政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个人修为不可等量齐观。包拯仅仅重视道德上的无可指摘,却忽视了其行为对朝政风气的影响。这样仅凭道德自信的一意孤行,ldquo;朝廷事体或有不思rdquo;,ldquo;思虑不熟,处之乖当rdquo;。
nsp; nsp;nsp;明代的海瑞同样也招致了士大夫阶层的批评,而且包拯更甚,几乎已经到了不见容于当世的地步。海瑞一生廉洁耿介,平时所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但命途多舛,道不得行,几次为官开场时轰轰烈烈,却都黯然收场。其中原因,当然并不仅仅因为ldquo;天下皆浊我清rdquo;。万历皇帝给他的断语是:ldquo;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rdquo;表面上肯定了海瑞的长处,实际上是一种批评和否定。万历皇帝对海瑞的廉洁守深信不疑,但他认为这位耿介的忠臣只在道德风化方面有榜样作用,在国计民生的事功上并不能有所建树。
nsp; nsp;nsp;康熙皇帝对清官问题有其自身的认识,他在一道诏书中说:ldquo;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清而宽方为尽。朱子云: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清。rdquo;康熙的意思很明确,清官要把道德优越感丢掉,对人不可苛责太严,施政不能一味地依近乎偏执的强硬。身为一国之君,他当然不是鼓励贪污,而是不希望出现ldquo;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dquo;的局面,使国家机器无常运转。《施公案》中的主人公施仕纶,是和包拯、海瑞一样被民众称为ldquo;青天大老rdquo;的人物。有人荐其出任湖南按察使,康熙皇帝说:ldquo;朕深知仕纶廉,但遇事偏执,民与诸生讼,彼必袒民;诸生与缙绅讼,彼必袒诸生。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以钱谷之事,则相宜耳。rdquo;最终改授其为湖南布政使。看来,康熙是深明清官运用之妙的。
nsp; nsp;nsp;普通民众和精英对清官的评价出现差异是耐人寻味的。士大夫(乃至皇帝)对清官的批评集中在一个ldquo;刻rdquo;字上。这个ldquo;刻rdquo;意义很广,既包括用法严苛,也包括对属下和部民苛责,还包括在施政中偏执、强硬,不近人情。清官一般都是道德完人,有道德洁癖,对人太过苛责,如果别人不能达到他们的标准,就一概斥为泥猪、癞狗、污秽小人。这种心态导致了他们在施政中用法严苛,而这一点却恰恰是老百姓推崇清官的原因。
nsp; nsp;nsp;老百姓对清官的期许不外有三:抑制欺压百姓的权豪势要;打击鱼肉乡里的泼皮无赖;惩戒贪赃枉法的污吏。清官对这些人打击越严厉就越符合老百姓ldquo;吃大户rdquo;的朴素愿望,才是ldquo;爱民rdquo;。如《拍案惊奇》里的梁太守看见拐带妇女、弄出人命的泼皮无赖汪锡只被判了充军,于是大怒,ldquo;喝交皂隶重责六十板,当下绝气rdquo;。这种擅行为却受到了作者的肯定,称他极有正气。
nsp; nsp;nsp;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这种ldquo;刻rdquo;是很反感的,除了忠恕之道的价值观因素外,考虑到治国施政的现实情况是更主要的原因。正如康熙皇帝所说,ldquo;处事惟求得中rdquo;,政事不同于个人修为,它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是各方利益博弈的棋局;施政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仅凭道德上的居高临下,一味的偏执强硬。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载:ldquo;包希仁知庐州,即乡里也hellip;hellip;有从舅犯法,希仁戮之。自是亲旧皆屏息。rdquo;这段大义灭亲的ldquo;佳话rdquo;总让人产生的想法:若从舅有可死之罪,之则可;若罪不至死,包拯为了表示自己铁面无私就从严惩处,之以博直名,这种ldquo;妻求将rdquo;的行径无疑会使我们对他的崇敬大打折扣。
nsp; nsp;nsp;包拯如此,海瑞更甚,他的家庭悲剧为其性情做了一个绝好的注脚:他的前两个妻子被休,第三个妻子暴死,一个妾身亡,致使他不得不前后九娶。而他的女儿因吃了家仆给的一个饼,就被他逼得绝食而死。可见其性情之苛刻。
nsp; nsp;nsp;除此之外,海瑞还是一个严刑峻法的赞赏者,他对明初朱元璋ldquo;剥皮楦rdquo;的残酷惩贪措施怀念不已,并建议恢复ldquo;毫发侵渔者加惨刑rdquo;的祖制。他的建议不但让官场震恐,连万历皇帝也认为太过了。
nsp; nsp;nsp;《海忠介公年谱》中载,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后,ldquo;飙发雷厉,郡县官吏凛凛竟饬,贪污者望风解印绶而去。权豪势官,敛迹屏息,至移他省避之rdquo;。这种让污吏、权豪势要望风而逃的气自然也是海瑞平所作所为产生的效果。然而,属下挂冠求去,大户外逃也让海瑞的利民大计无法得以实施,最终黯然收场。
nsp; nsp;nsp;清官是整个大加提倡的道德楷模,在现实中却不见容于官场,这确实让清官们百思不解:污吏对他们的切齿痛恨能够不以为意,名臣士林的批评对他们来说却不啻晴天霹雳。爱惜羽毛的他们最看重的就是清议对自己的褒扬,而这种批评却无疑是精英阶层对他们所谨守的东西表示不以为然。
nsp; nsp;nsp;难道的是ldquo;天下皆浊我清,天下皆贪我廉rdquo;使然吗?非也。
nsp; nsp;nsp;清代名吏汪辉祖在其《学治臆说》中以自己为官数十年的经验提出了忠告:清不可刻。清只是治术的一端,并不足以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道德洁癖、偏激的个性和强硬的手腕是其不见容于当世、不能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的病根。诚如康熙皇帝所言:ldquo;清而宽方为尽。朱子云: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清。rdquo;这并非是乡愿之言,而是对清官爱之深、责之切的期许。
nsp; nsp;nsp;将清廉和贪腐寄予个人道德修养,本身就是悲剧,所以讨论清官、的优劣没有现实意义。当今之世界,凡相对清明的国家,无不是以完的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来维护的公平正义,推动的整体进步,如此我们还需要清官吗?还有市场吗?反思历史不能以误勘误,否则得出的结论将是荒谬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