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样的 何进手握兵权为什么搞不定宦官

  很多人都不了解何进十常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十常侍之乱是摧毁东汉帝国的导火索,从那以后,由董卓与之间的武装对抗,将东汉帝国推入军阀割据时代,一的中央政权彻底垮塌。

image.png

  “十常侍之乱”的历史背景有点复杂,甚至这个叫法都有问题。如果我们把何进,与十常侍之间的冲突,简单归结为个人矛盾,就很容易产生疑惑:一群,何进对付他们怎么那么费劲?面对威胁,十常侍为何不借风使舵,投入何进的怀抱?

  我们从十常侍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以及它与皇权、士族阶级及外戚之间的关系谈起。

  01十常侍的诞生及意义

  1.常侍是个什么官

  通常认为常侍是宦官,其实不对。常侍是散骑常侍的简称,最早是由士人担任,其职责就是皇帝的随驾侍从,兼有皇帝的政策顾问职能。

image.png

  汉武帝设立内朝官后,常侍就变成了正式的顾问身份,西汉的常侍大多是士族子弟,品稚较低,地位很重要。由于常侍需要经常出入皇宫内院,所以常侍又分两种,一种加了“中”字头,即中常侍,他们有资格出入内院,没有中字头的,不能出入院。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宦官出任中常侍,到东汉时期,由于外戚,中常侍全部由宦官担任。他们充当了太后与外朝的联络人,逐步掌握一些实权。

  2.十常侍是个什么机构

  十常侍应该叫十二常侍,这个称呼来自于汉桓帝时期。梁太后去世后,汉桓帝与大将军梁翼的矛盾冲突加剧。在单超等五常侍的支持下,汉桓帝一举诛梁翼及其羽,夺回了皇权。

image.png

  汉桓帝为了表彰宦官们的贡献,册封单超等五人为县侯,开了宦官封侯的先例。此后中常侍人数逐步扩大到十二人,形成内朝官核心,习惯称呼叫“十常侍”。

  3.十常侍存在的意义

  由于历史黑化,宦官集团一直被扭曲,其实客观来讲,这是一群生理有缺陷的人而已,他们同样有能力、有追求、有理念、有个人立场,他们中有邪小人,也有品行高尚的君子,不能一概而论。

  从中常侍逐步走向中心的过程看,他们其实是皇权用以对抗士族集团的工具。中国的历史,大致上可以看成是皇权与士族阶级共治天下的历史,士族阶级与皇权之间,既存在相互依存,又存在激烈斗争。

image.png

  东汉是士族阶级,从豪门向门阀过度的阶段,皇权处于半残废状态。皇帝们为了对抗士族集团,迫不得已,大力培养宦官集团,以对付士族集团,中常侍就是宦官集团的核心。

  所以,十常侍其实就是皇权的依附品,是皇权刻意培养的第三方势力。倘若没有宦官势力,恐怕东汉帝国早就进入了门阀士族轮流坐龙椅的时代。

  02十常侍与士族、外戚之间的关系

  从十常侍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十常侍与皇权的关系,那么他们与士族集团、外戚之间什么关系呢?

  1.十常侍与士族集团是天敌

image.png

  毫无疑问,十常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士族集团对皇权的掣肘,他们充当皇权的打手,为士族阶级所痛恨。不光东汉如此,其实历朝宦官势力都是如此,这跟宦官势力的特殊性有关,也因此,有权书写历史的士族阶级,才不断宦官集团。

  严格讲,宦官集团都算不上势力,只需皇帝一句话,他们立刻灰飞烟灭。宦官不像士族集团,可以通过婚姻关系,家族累世积累资本,宦官其实就是个体的叠加,势力很脆弱。

  所以,宦官必须依附皇权才能生存,也因此他们在执行皇帝的命令时,往往表现得非常极端,对士族集团的打压,也格外狠。士族集团在旗号上不敢与皇权对立,就把所有的仇恨,都加在了宦官头上。

  2.十常侍与外戚关系微妙

image.png

  外戚势力较特殊,它本质上是士族集团,可是又能控或代表皇权。所以,外戚与士族集团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他们既是皇权的拥护者,又不断伤害皇权。

  如梁冀,是他拥立了汉桓帝,可是又把汉桓帝压制成傀儡,甚至他曾经了汉桓帝的前任汉质帝。

  这种复杂的局面,导致宦官集团与外戚的关系很微妙。由于皇帝不能行使皇权,所以一部分宦官会倒向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当皇权与外戚发生矛盾时,宦官集团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内部。

  03十常侍选择了何氏,并送上了一份大礼

  汉灵帝驾崩后,宦官集团就面临着分化的局面,这跟汉灵帝驾崩前的遗诏有关。

  汉灵帝半辈子受到外戚和士族掣肘,深知皇权获得的不易,偏偏他才32岁,就要远行了。两个,太子刘辩何皇后所生,次子刘协王美人所生。本来刘辩即位顺理成章,可是汉灵帝不这么想。

image.png

  他认为:刘辩年龄小能力弱,外戚势力又太强大,这不又走入外戚的节奏吗?刘协虽然也年幼,但是他更聪慧,又没有外戚势力掣肘,他当皇帝可以行使皇权。思来想去,他决定冒险,叫来小黄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将刘协托孤于他。

  东汉之乱,就跟汉灵帝这个不成熟的考量密不可分。

  汉灵帝以为,他已经将军权交给蹇硕,应该可以控制得了何进。岂知蹇硕离开了皇权的支撑就不灵,何进根本不听蹇硕指挥。蹇硕除了自己的上军,其余七校尉指挥不动。更可怕的是,汉灵帝驾崩,十常侍选择了投以何氏为代表的皇权。

  宦官集团内部的,是汉灵帝没预料到的局面,何进利用十常侍,轻松斩蹇硕,夺取了西园八校尉控制权。

image.png

  可见,不是十常侍不主动投何进,他们已经为何进送上了一份大礼,确保他的外甥刘辩顺利登基。那么,政局怎么就演变成了十常侍与何进之间的你死我活了呢?手握兵权的何进,又怎么被赤手空拳的十常侍干掉了呢?

  04对面士族集团的压力,何进抉择了抛弃十常侍

  何进与十常侍的翻脸,源自于两个因素:

  其一、豪门士族集团的压力前面我们说过,外戚本质上是士族集团一员,只不过何氏较特殊,他们是东汉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自平民的家族。何进在妹妹入宫前,从事的职业是屠夫,祖上从来没有做过官。

  汉灵帝为何要突破“规则”,立一个平民之家的女子为皇后?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豪门士族对皇权的掣肘!所以,汉灵帝其实是个很有头脑的皇帝。

image.png

  可问题是,当了外戚的何氏一族,他们不傻,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根脉在哪里。汉灵帝要的就是何氏没有根脉,但是何家人不能这么想,为了家族的未来,他们必须扎下根。往哪儿扎?豪门士族集团呗,别无他选。

  所以,何进表现出了对豪门集团的积极拢,这既是后期汉灵帝对他不满的原因,也是袁绍等人与何进走得很近的原因。

  对何进来说,他一只脚站在豪门集团的船上,另一只脚站在宦官集团的船上,看起来很稳当,其实不然,因为这两条船永远不能同步。

  十常侍之乱的始作俑者,就是以袁绍为代表的豪门士族,是他们逼着何进选边站,以诛十常侍,作为入伙的投名状。所以,严格来讲,这场不应该叫“十常侍之乱”,而该叫“袁绍之乱”!

image.png

  虽然何进不想十常侍,但是在选边站的压力之下,很显然,他只能选择抛弃十常侍。问题来了,手握军权的何进,为何竟然被十常侍反了呢?

  其二、外戚集团的内部不一

  问题出在何氏集团内部的决策分歧。何进决定抛弃宦官集团,可是何太后、何苗都不同意。

  何太后的理由很简单,宦官士族更可信,你看看祖上几代,哪一次不是宦官,才帮皇帝站住脚?没有宦官,那帮外朝大臣,恐怕早就改朝换代了。再说我一个寡妇,如果没有宦官,让我跟一帮仕子打交道,成何体?

  何进选择士族,何太后选择宦官,两下僵持上了!

image.png

  所以,不是何进不了十常侍,而是在何太后反对的情况下,何进不能,除非自家人先打起来。

  何家人分歧之下迟迟拿不出一意见,又各行其是。何进在豪门集团怂恿下,与十常侍越来越紧张。昏了头的何进,中了袁绍的计,引狼(董卓)入室,企图威逼何太后接受他的“折中方案”,即将十常侍贬黜出宫。

  由此可见,何进心肠不够狠,不够决断,也看不清大局,一连串的失误,反而给了十常侍拼死一搏的机会。

  所以,弄清楚了宦官集团、豪门士族集团、外戚及皇权,机房势力的关系,我们就很清楚,不是宦官集团不愿意投何进,甚至也不是何进不愿意接纳十常侍,实在是豪门士族集团势力太强大,威逼何进与十常侍决。

  从实力上讲,何进本可以轻松诛十常侍,可是在内部决策分歧的情况下,何进优柔寡断,犯了一系列错误,上绝路的十常侍打了个防守反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