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为什么能够崛起?征服渤海国对辽朝有什么意义?
你知道辽朝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契丹人创建的辽朝,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因为其开启了一个长达五百多年的时代,契丹、女和蒙古三个异族王朝不但成功治了中国北方,并且一度控制了整个中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追溯辽朝的崛起,会发现它与南北朝时代的北朝诸王朝和后期的金、元、清三个朝代有着两个根本性的区别:1,尽管契丹源自鲜卑部落,但由于其长期游离在中原王朝的域外,与中原文明的直接接触非常有限,故而其在创建辽朝之初的汉化程度,或者说文明发展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是远逊于异族王朝的。2,辽朝自创立之初,到王朝最终被女人攻灭,自始至终,绝大多数皇帝都没有表现出对征服中原的强烈兴趣,而是采取了保持适当距离的态度,锐意经营北方。
辽朝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尽管疆域超过北宋,但只能算是个安于现状的边疆异族王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其主动进献的“燕云十六州”,但其对于辽朝来说,最大的意义不过是多了部落的生存扩张空间和战略上的缓冲地带而已——从晚唐到五代十国,契丹与河东和卢龙两镇之间的军事冲突长期存在,燕云十六州对于攻守双方来说,都没有表现出特别重要的作用便是明证。
实际上,假如把燕云十六州的获取,放到整个辽朝的崛起过程中来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其重要性更低,与之相,反倒是对渤海国的征服更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疆域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半岛东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在东牟山称“震国王”,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
渤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居民由靺鞨人、高句丽人等民族构成。渤海国完全仿照唐朝建立、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完全有资格称得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渤海国的征服对辽朝来说,具有多重的重要意义。
首先,解决了辽朝东部的安全问题。渤海国的领土涵盖直到东部海滨的整个东北地区,与契丹部落控制的原地带有数百公里的边境线,且两者之间曾经爆发过激烈的边境冲突。
其次,确保了充足的粮食。渤海国是个畜牧与农耕并重的国家,南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定居农业人口,土地肥沃且由于农业人口当中有相当高例的汉民,因此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非常富裕,从而确保了粮食的产量。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渤海国是完全仿照唐朝制度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个缩小版的大唐,相对刚刚走出部落时代的契丹来说,提供了完的、治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的制度和经验。
正是出于上述原因,阿保机在征服渤海国之后,没有立即将其吞并,而是将其更名为“东丹”国,作为辽朝的附属国存在,然后再把太子“倍”任命为国王,显而易见,让继承人学习的意味浓厚。
综上所述,辽朝的创立者阿保机深知自己的原始部落形态与中央王朝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巨大差距,希望能通过对渤海国的征服与学习来逐渐的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辽朝乃是后续的金朝和元朝的先行者,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行,从而让后来者树立了足够的信心和能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