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船借箭背后的阴谋 曹为什么不直接放火箭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船借箭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游历赤壁,壮观的景象让苏轼诗兴大发,一笔而就《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汉末年,曹率领着号称百万大军的北方军队,浩浩荡荡地扑向东吴地区,想要一举消灭孙刘两个集团势力,完成全国的一。

image.png

  走到赤壁时,曹与孙刘联军互相对峙,哪一方都没有突出对方的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周瑜为首的联军将领排兵布阵,誓要与曹军决一死战。

  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渲染,出现了诸葛亮的“船借箭”、“求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情节。其中,有人质疑,孙刘联攻曹军,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船借箭中,曹为什么不用火呢?鲁肃对此作出回答。

  一、《三国演义》中的船借箭

  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里,非常详细地描写了诸葛亮船借箭的原因和过程。孙刘联军看起来虽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但其内部依然在尔虞我诈,互相争夺权力,以诸葛亮和周瑜的斗争最为典型。

  曹也看出这一点,所以就派蒋干等人去说服周瑜,顺便离间孙刘联军。不过,让曹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周瑜等人使用反间计,在将计就计和苦肉计的双重作用下,一向以高深莫测而著称的他也中计了。

  作为孙刘联军的最高帅,周瑜容不得他人指手画脚和威胁到他的影响力。所以,他向诸葛亮提出了在10之内制作10万支箭的要求,想要以此来打压诸葛亮的气势。然而,诸葛亮对他的回复却是:“曹军即将至,若以十,大事必误。”尔后,他向周瑜保证,三天之内就能搞定10万支箭的事。

image.png

  依照孙吴联军总的工匠数量来看,别说是10完成任务,一个月也很难将10万支箭打造出来。对此,周瑜心中窃喜。不过,空口无凭,他被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在这以后,为了探听诸葛亮最实的打算,周瑜还派鲁肃去与诸葛亮交涉,想要从中知道一些消息。

  诸葛亮只向鲁肃提出一个要求,让他提供20艘大船,每船30人,船的身上全部用青布为幔,并在船的周边绑上稻。最后,诸葛亮挺醒鲁肃,千万不能让周瑜听到消息,不然这一招就不灵了。

  在这以后的第1天和第2天,诸葛亮都没有什么动静,让周瑜大为迷惑。第3天夜间的四更时分,诸葛亮突然向鲁肃邀请,让他一起去取箭。他们登上船后,只见浩浩荡荡的江面上雾气霏霏,尽管船上的火光通天,但周围看起来亦是漆黑一片。

  当船只抵达曹营前面时,诸葛亮对将士们下令,不仅让他们大声喊,还要敲锣打鼓来壮声势。这样坐大船之里面的鲁肃大为惊讶,认为诸葛亮要疯了。

  曹听到消息后,由于担心孙刘联军使用引蛇出洞之计,所以他下令集结1万多个手,疯狂地往声音传播的方向乱射。几圈下来,诸葛亮从曹那里借走了10万多支箭。

image.png

  这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船借箭时的描述。其实,当时的确发生过船借箭的事,但主角并不是诸葛亮,而是东吴孙权

  二、船借箭背后的实故事

  根据裴松之引用《三国志·吴主传》去注文《吴历》中的相关记载,其中有一个故事与船借箭极其相似。

  《吴历》中说,曹军从濡须出动,制作游船,趁着夜色在长江上渡江。孙权听到消息后,立刻派大军前去围剿,想要将游船拦截下来,从而断绝曹的物资。

  在这一场伏击战中,有3000多个曹军被俘虏,溺水而死的曹军也多达数千人。尽管如此,曹依然在这一条道上渡船。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孙权对此屡试不爽,每有曹军船只的渡过,孙权必率大军拦截下来,让曹军损失惨重。

  此外,孙权还派部队到曹军的阵营前挑衅,想要与曹军在海上大战。由于军队、物资和船只都没有准备好,所以曹一直坚守不战,任孙权的军队在呼喊。

  为激怒曹,孙权甚至亲自乘着轻船经濡须到曹军的阵营前挑衅。由于为了保护帅,吴军都出动跟随在孙权的身后,这让曹军产生错觉,以为孙权要与之决一大战,很多曹将都想要领兵去迎战。

image.png

  曹认为,此时曹军尚未准备好,迎战定将失败。所以,他利用在北方占据武器优势的去射击孙权的船只,试图将其葬身于长江之中。

  孙权的船只由于与曹军阵营的距离较近,只有五六公里,所以船只被射的箭较多,有一个侧面由于承载不了箭的重量,出现严重的倾斜,为平衡船只,孙权只得命令将船只调转过来,让另一个侧面也被箭射,从而让船只平衡。此后,孙权让大军匆匆匆地撤离。

  尽管孙权已走远,但望着与自己距离较近的孙权,曹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若豚耳!”这句话也因此而千古流传。

  这并不是裴松之的随意捏造,在《魏略》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权乘船来观军,公(曹)令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在《三国演义》的船借箭过程中,很多细节与《三国志·吴主传》和《魏略》极为相似,所以一些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认为,罗贯中借鉴了这一个故事,并将故事的主人更换成诸葛亮。

image.png

  尽管船借箭的主人公出现极大的偏差,但从故事中也可以发现,曹并没有用火去攻击在船上飘荡的船只,只是命令手随便乱射。那么,曹为什么不用火呢?

  三、曹不用火攻击的原因

  根据赤壁大战爆发的时间来看,曹军一路向南,当他们抵达赤壁的时候,正值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九月,而赤壁大战正爆发的时间在当年的十一月份。

  期间,9月份正是冬季风在大路上形成高压的时间,其中心在蒙古地区,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和东北季风由北向南地吹着。依照这样的气候来看,对曹军极为有利,如果他们使用火攻,那么诸葛亮的船只必然会被焚烧殆尽,又或者是孙权的船只被燃烧一光。

  不过,当时的北风和东北风虽然已形成,但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江淮流域。也就是说,曹只有在10月份左右,利用风向来作战才有利。在当时,由于东南方和南方也极为强盛,所以对孙吴的船只有利,他们更有可能对曹军进行火攻。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曹贸然使用火攻,必然会导致引火烧身,要么是自己损失惨重,要么就是两者玉石俱焚。当诸葛亮的船只悄悄地近曹营的时候,船上绑满了稻和帆布,这让曹清楚的意识到,如果诸葛亮的船只燃烧起来,他们未必就从此撤出,极有可能抱有必死之心,利用火势攻击曹营和船只。

image.png

  所以,曹不敢用火攻的根本原因是担心引火烧身。鲁肃在后来分析的过程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变着法地称诸葛亮为“通神”。

  结语

  《三国演义》中的船借箭虽然更换了原来的主人公,但却让这一故事保留下来,给更多的后人所众知。在现如今的语文课本中,《船借箭》也还一直在。这就足以说明,《三国演义》对我国的影响极深,是文化精粹的一个部分。

  虽然通过罗贯中的改编,故事已经失去了本,但其中保留下来的一些重要的精神仍然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华,值得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在船借箭的故事中,既充满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其勾心斗角的局面也让人很意外,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