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是不是一个雄 曹到底是雄还是一个英雄
对雄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中曹的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引来了后世对曹的无数痛骂。然而在正史《三国志》中却只记载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无“天下”二字,那是有天壤之别的。自东汉末年以来,对曹的评价是众说风云,层出不穷。在曹未成名的时候就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在宋朝的坊间评书中,有讲评书者,讲到曹打了败仗,听众们都拍手叫好,讲到刘备打了败仗,听众们都痛哭流涕。在现代的学者们眼中,有人认为曹是谋逆的贼,有人却认为曹乃乱世中的英雄。
曹正登上历史舞台,叱咤风云,是从董卓作乱后开始的,董卓窃据龙庭后,秽乱后宫,大臣,鱼肉百姓。曹手持三尺剑,举义兵,诛凶暴。与袁绍等各路诸侯组成联军,称关东军,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在这关东联军的十八路诸侯中,正敢去攻打董卓的却只有曹和孙坚,别的那些诸侯们都整饮酒作乐,裹足不前。后来董卓被吕布所。董卓败亡后,曹讲汉献帝迎奉到了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取得了北方的霸主之位,而后又吕布,灭袁术,降张绣,一举一了北方。正在曹自以为所向披靡的时候,却不曾想到在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和孙权的联军一把火烧的丢盔卸甲,狼狈而逃,从此,曹永远的失去了一全国的机会。
曹不仅有家的权术,军事家的谋略,还有诗人的情怀。有驰骋疆场的威武,有东临碣石,气吞山河的豪迈,也有“为什么解忧,唯有杜康”的感叹,有学者认为曹是个性格极为复杂的人。在官渡之战时,曹阵营中有很多人写信暗通袁绍,袁绍战败后,曹缴获了那些书信,而且看都没看就当着众人的面全部焚毁,这是曹宽容的一面。然而曹又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凡是得罪过他的人,几乎都会遭到报复,例如反对他,看不起他的孔融。他的谋士郭嘉和大将典韦死后,他痛哭流涕,这是他重感情的一面。但他也是一个翻脸无情的人,他最重要的谋士荀彧跟他出生入死二十多年,最后还是因政见分歧被他逼死。他一面温和的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招揽人才,可以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诛,另一面却又狠的死很多士人,其中就有杨修。他同时又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为此他还编出个梦中的幌子来,而且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疑心,使一代名医华佗,死于非命。
生活中的曹又是一个很风趣的人,酒足饭饱之后还可以说说笑话,吟诗作赋。他还是一个很随意的人,不讲究吃穿,女人好像也不讲究,在攻城略地的时候,还顺手牵羊。纳一些小妾回去。风闻,他纳的那些妾大多数都是人的老婆,而且,还专门建了一座铜雀台,收编。为此,曹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他第一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张绣举手投降,曹得意忘形,强纳张绣的婶婶,这样一来使张绣觉得抬不起头。于是,张绣突然反叛,曹措不及防,被打的大败,就在这次战斗中,他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都战死。在赤壁之战时,曹还萌生了纳二乔的心思,有诗为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也是个敢出风头的人,敢出狂言的人,在他刚入仕途的时候,在京城做一小官,竟然敢跟当时的权贵作对,最典型的就是他用乱棍打死了当时最红的宦官蹇硕的叔叔,震动京城。在他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时候,他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至死都没有称帝,最后却背上了篡汉的罪名,成了臣的代表,戏剧舞台上的白脸,孙权和刘备都称帝,却不曾有人说。
关羽曹的长相,可聘《魏武帝见匈奴使》一问中窥视一二,曹自惭形秽,叫崔琰代他做魏王接见匈奴使。史书上说曹“容貌短小”,由此看来,若是把曹与放在一起,倒是很相似。曹一生坎坷,前方有外敌,后方有忠于东汉王朝的大臣为内患,腹背受敌。
在那样一个的年代,人们吃饭都是很艰难的一件事,而人是不能不吃饭的。所以,各个组织或者军阀都代表着各自的利益群体,已经不能单纯的用道德问题去评价一个人。武王伐纣,没有人说周武王犯上作乱,而曹丕取代了东汉,曹也成了罪人,这是何故?概因当时的人们对东汉王朝已经谈不上恨或者爱了,因为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只是一个空头皇帝,皇帝已经不再治人民,此时,人民对皇帝的境况已表示同情。商纣王奴役百姓,百姓痛恨商纣王,所以百姓支持武王。汉献帝不治百姓,百姓也不痛恨汉献帝,所以百姓不支持曹。曹魏政权在一开始能够保证上正确,是因为有汉献帝在曹魏,曹魏可以借助东汉朝廷这张王牌来发号施令,最后又背上篡汉的罪名,也正是因为汉献帝在曹魏,曹丕要想称帝,只能先把汉献帝赶,不像孙权,可以不用敢谁,就直接称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