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支城之战是怎么样的?敢于亮剑才能赢得尊重!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郅支城之战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汉朝持续不断的打击下,匈奴实力衰弱,大批部落降附于汉朝。越是虚弱,越是容易内斗,匈奴人相互打个不停,汉宣帝时,五单于争立,分别是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
、乌籍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征战不休,内耗不止。
争斗持续两年多,五单于的格局发生变化,屠耆单于
、乌籍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覆灭,呼韩邪单于胜出。但好景不长,呼韩邪单于兄长,左贤王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 匈奴部落出现两单于并立。
郅支单于实力强大,击败呼韩邪单于,据有天山至阿尔泰山区域。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郅支单于却选择继续与汉朝为敌。
他多次抓捕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用国家之事,羞辱汉使者。郅支单于看到汉朝自宣帝后,朝政紊乱,国力衰退,便想试探汉朝的态度,要求汉廷,将自己在汉朝当人质的送还回来。汉元帝没有父祖那种经营四方的雄心,国家财力也出现困难。他非常乐意将匈奴世子遣返回去,期待与匈奴修好。
经过一番跋涉,汉使者谷吉等人将郅支单于的送到匈奴境内。郅支单于认为汉朝软弱可欺,他掉汉使者谷吉,选择与汉朝彻底决。
汉廷非常震怒,先后派出三批使者,前往匈奴质询谷吉被事件,要求匈奴人给出合理解释。郅支单于非常傲慢,不仅不给予解释,反而变本加厉地羞辱汉使。
汉廷依旧不准备用兵匈奴,派出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西域副校尉陈汤,前往西域管理西域都护府,维护好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良好关系。
郅支城之战
汉元帝是想息事宁人,勿起战端。进入都护府后,陈汤却认为应该给予匈奴人严厉的惩罚才好。
“汤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如得此二国,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陈汤深刻分析了西域的形势,指出匈奴人正在西域恢复影响力,一旦匈奴重新控制西域,西域各国必定会与汉朝断交,对抗汉朝,这对汉朝非常不利,不如趁匈奴人还未达成目标时,将其消灭,保障汉朝在西域的国家利益。
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时,汉朝为保证朝廷的政策准确无误地落实,规定西域都护府的校尉,采取军事行动前,一定要提前向朝廷上奏。
甘延寿想先向汉元帝汇报,同意后再用兵。陈汤却认为:
“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他觉得,以汉元帝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肯定难以拍板,不如先斩后奏。甘延寿胆子小,不敢下决心,而他自来到西域后,一直患病,陈汤用一份假诏书,征发西域诸国兵、汉朝屯田吏士,合计四万余人,甘延寿见木已成舟,只好与陈汤协同进兵。
他们的目标是匈奴单于城(即郅支城)。陈汤亲自率领,走北道,过乌孙国,走康居国边境。
陈汤非常注重策略,与所过国家避免发生冲突,得到康居国的情报,顺利进军至单于城三十里处。
郅支单于质部陈汤,为什么忽然发兵,陈汤回答得非常巧妙:
“单于上书言困厄,愿归计强汉,身入朝见。天子哀悯单于弃大国,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子。
既然郅支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愿意归强大的汉朝,并希望到长安朝见天子,那么汉朝天子也怜悯单于,是背离汉朝,为了实现你朝见的心愿,汉朝派都护陈汤将军前来迎接单于。
郅支单于前者说朝见,不过是在耍花招,本来就没有诚意。现在看到汉军即将兵临城下,他命便故意拖延时间,数次派人前来与陈汤交涉。甘延寿、陈汤给郅支单于下了最后通牒:
“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大计,失宾客之礼也!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且尽,恐无以自还,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
汉军既然来了,就不可能空手回去,郅支单于必须要做出决定,了结此事。
第二天,汉军来到城下,排兵布阵,做攻城准备。
他们看到单于城上立着五色旗帜,数百人身披甲胄,站在城上,城外,有百余名骑兵往来跑马,还有百余名步兵摆了鱼鳞阵防守。
单于城上的匈奴人得意地挑衅,让汉军来攻城。而城外的百余名骑兵,向汉军阵地发起进攻。汉军阵地手,张弓搭箭,做好准备。匈奴骑兵见此情形,赶忙撤退。陈汤觉得城外的匈奴人实在碍事,命汉军一阵乱箭,将他们赶入城内。
陈汤命令四面围城,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汉军举大楯作掩护,送士卒来到城下,或砸凿城墙,或用破城锤冲撞城门。而手则用汉军先进的大黄弩与车弩,向城上放箭,城上的匈奴人纷纷跑下城楼射避。
郅支单于提前在城边,修筑起木城,内数百手,从里面向攻城的汉军射击。汉军伤亡较大,难以继续攻城。
陈汤令手,将箭头缠绕浸油麻布,向匈奴人的木城发射火箭。
木城在汉军的火箭攻击下,燃烧起火。匈奴人再派骑兵,冲出城外,想突破重围,被汉军的箭雨拍回城中。
突围不成,郅支单于决定坚守城池,以拖垮远道而来的汉军。为鼓舞士气,他亲自披挂上城,与数十名妻妾一起,率军抵抗汉军的攻势。汉军强劲,单于面部中箭,撤入内城。
而匈奴人的盟友康居人,发兵一万人,前来援助。他们从外面,反包围汉军,入夜,向汉军发动数次攻击。汉军以武刚车结环向外,调兵向后对付康居兵。康居人骁勇,却难以攻破汉军阵地,勇猛而来,悻悻而去,反复多次。
半夜,木城倒塌,汉军四面搭云梯攻土城。城下汉军同时砸撞城门,很快破门而入。匈奴人只好全部撤进内城,却阻挡不住潮水般涌入的汉军。
郅支单于伤重死去,军候假丞杜勋将单于斩首,将被匈奴人扣压的汉使释放。此战俘虏一千余人,单于、瘀氏、太子、名王等贵族、士卒计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死,解救西域各国大小王十五人。
单于城之战后,甘延寿、陈汤上书,详细说明此次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并发出那句千古宣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西汉王朝最后的呐喊,三十年后,西汉灭亡,期间,汉朝渐渐失去控制西域的能力。
结论
单于城之战,发生在汉朝实力衰败的时候。王朝的衰败,起于汉武帝的连年用兵,将国家虚耗到崩溃边缘,驾崩前三年,他停止对外用兵,重新与民休息。昭宣二帝基本上延续了这种重要民生政策。但“王朝周期律”的作用不断发酵,天下流民再起,土地兼并趋严重,天灾不断,动荡重现。
汉元帝是一位非常懦弱而无主见的君主,他信任宦官石显,以及匡衡等一干臣腐儒,他们为一己私利,弄得汉廷乌烟瘴气,加速了王朝的衰亡。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抛开王朝的兴衰不论,这应是一种值得永世坚守的民族精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敢于亮剑者,才能赢得他国的尊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