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ldquo;奇袭子午谷rdquo;?正原因是什么?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诸葛亮之所以先南征而后北伐,是想在荡平后院之患,把扰乱边庭的南方少数民族平定下来,再腾出手来进行战略,出祁山,过秦岭,兵临渭水,直逼长安。想步曹官渡之战、周瑜赤壁之战的后尘,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扭转形势,实现其抱负而名垂青史。他这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使他进攻奏效的计谋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计谋的书,至今被家、军事家,乃至于所有动心眼的人,视作一部简明教科书。这部书中,有很多成功的计谋,也有很多失败的计谋。还有一些未待实现,便胎死腹中的计谋,最有名的就是魏延出子午谷奇袭关中的飞兵之计。
可惜,这个计谋不是孔明自己想出来的,也不是他得意门生马谡向他建议的,而是他所不喜欢的魏延向他进言的,我想他当时听了,一定怦然心动。但是,正因为是感情上的拒绝,这个飞兵之计,被诸葛亮枪毙,胎死腹中。否则,魏延率兵挺进长安,三国的历史不知该怎么改写呢。
当时,魏主曹睿临位不久,司马懿被闲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夏侯máo掌握兵权,是个绝好的趁虚而入的进攻机会。
所以,魏延向主帅诸葛亮建议:“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唯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及散民之谷,足周食也。东方相合聚,尚二十余,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得矣!”
出其不意,击其不备,这本是军事家最经常采用的战术,但诸葛亮以稳妥为由拒绝了。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这是事实,但他绝不是不敢行险。其实,空城计起子午谷出兵急袭长安,要险得多多。后来,司马懿对张郃说:“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所以,司马懿要是蜀方主帅的话,一定会采用魏延的主意,可见诸葛亮之不肯采纳飞兵之计,确实是一次严重失误了。
诸葛亮始终把魏延看作敌人,至少也是异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一个老百姓,存偏见,顶多自己吃亏。但一个领导,以成见看人,形而上,唯心论,不但害己,还要害人的。
魏延之乱,始于诸葛,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魏延这样一个有军事头脑,有实战经验,有胆有谋的强将,对这个不以他的尊严为念,具有挑战意味的部属,诸葛亮的感情虽然表现得特别地隐晦曲折,不那么容易察觉,但内心世界却还是有踪迹可寻的。以一支弱势的军队,要去和强大的对手打正面战争,却以不可冒险为名,放弃这样一次战机,除了感情的拒绝外,找不到别的什么理由。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