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百多年都没有解决蒙古问题 清朝是怎么轻松搞定的
对明清对蒙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大明一朝来言,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就是蒙古部落,始终是高悬其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对此,朱元璋和朱棣,都看得非常切,都曾大规模对其用兵。虽都曾取得过辉煌胜利,给予蒙古极大打击,但随着时间流逝,很快北方就又飘来乌压压的乌云。
明朝只得再次用兵,可惜随着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铁血帝王的去世,大明第六任帝王,明英宗儿戏一般的“北狩”,却让明朝差点亡了国。瓦剌在土木堡设伏,一举歼灭了大明20万精锐,同时明英宗自己也被人家活捉了。
对25年前,朱棣第五次北伐时,吓得蒙古的阿鲁台部仓皇北逃,明英宗算是丢尽了老祖宗的脸面了。幸亏关键时刻,于谦臂撑天,这才保住了大明江山。但从此北伐游牧民族,又开始虎视中原。直至最终大明朝灭亡——其实,还是被北方游牧民族:女族,当然那时已经叫满清,给取代了。
可见,哪怕是从明成祖去世之后算起,到崇祯吊死煤山,北方的蒙古,都堪称是困扰明朝200年,一直都没有被降服,反而成了心腹大患。可让人奇怪的是,当清朝建立后,却为何就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降服了蒙古呢?原因并不简单,其中最关键的,有三条!
其一、大规模用兵
清朝跟明朝一样,在开国之后,也曾多次对蒙古大规模的用兵。如很著名的是康熙年间的三征准葛尔丹。虽未最终铲除威胁,却严重削弱了其力量,这也为后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雍正帝则在老康熙的基础上,再次前进了一大步,那就是“归并青海和硕特蒙古”,据载这次归并,也是相当惨烈:余五十以下,十五以上者,皆斩之,所数十万
人,不但幕南无王庭,并无人迹。
最后是乾隆帝,踩着康熙和老雍正的肩膀,美滋滋自诩“十全皇帝”,因为其中有一桩大功劳就是,他灭亡了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且灭亡准噶尔汗国,乾隆做得更绝,所谓“厄鲁特种类尽矣”。
可见,大规模用兵,从来都是不二的选择,明朝也好,清朝也罢,都是趁自己国力最强悍时,对威胁中原王朝的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打击,没有什么区别。若说有的话,则只能说,明英宗不是乾隆帝,起码在武略上,是差得远了!
其二、沙俄“帮忙”
这条是站在游牧民族立场上得出的。因为历来当游牧民族,被强势的中原王朝打击时,他们也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北逃!匈奴是如此,被汉帝国打得实在怕了,便北逃而去。结果来到欧洲,开启了提横扫欧洲。
这种情况,也是明朝和清朝的困局。打不过人家可以北逃,你总不能追个没完没了吧?当中原王朝稍一松懈,他们就又回来了。但清朝暂时的幸运就在于,他们对蒙古进行打击时,蒙古却悲哀发现了一个新现象。
沙俄势力来了!从15世纪起,莫斯科公国就开始了扩张之路,到1636年时,其势力就已经扩张到了鄂霍次克海。也就是说,整个西伯利亚几乎都成了沙俄势力。
所以,近中原王朝的蒙古,由此失去了腾挪空间。因为过去那里没有主人的,如今突然有了,且又刚遭惨败,如何打得过?
据历史学家学考证:过去北纬58度左右,贝加尔湖以北,延伸到西部利亚境内,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马场。可自沙俄势力兴起后,就完全被压缩到了贝加尔湖以南附近了。
打不过,又逃不远,所以只能有两个路可选了,一个是顽抗到底,不是被清廷灭掉,就是被沙俄吃掉。一个是接受清廷治,被分割成各“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
其三、火器的使用和普及
这条其实就不用多说啥了。火器的出现、使用,完全压制住了骑兵的优势。再牛的骑兵,也架不住火器射击,大炮轰炸。当蒙古骑兵的优势,不可逆转的彻底丧失后,也就失去了其威胁性。
所以,参看这主要的三条,可以清楚地得到一个结论:北方的蒙古部对中原王朝的困局,不是考察明朝VS清朝,谁更的参数,是没啥可性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