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是什么意思?元朝为什么给辽金宋修史?

  为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修史,尤其是官方修史,并不单单是为了记录过往、以史为镜,这还是一项很重大的任务,表明本朝对前朝的盖棺定论,正史一成,这个政权的地位就定了。

  什么地位呢?就是正性。

  班固《典引》载:“膺当天之正,受克让之归运。”

  正指的是承天应命、一全国,与“僭窃”、“偏安”相对,按照其定义,同一时代只能有一个正。

  在三国以前,理论完美符合现实,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周,再到秦汉,顶多中间加个西楚,太史公以自己的意见加了个《项羽本纪》,汉朝官方也没封禁。

  两汉之交是这个理论受到的第一次挑战,王莽代汉建新,结果新又被汉(玄汉)灭了,可玄汉并未一全国,其时天下群雄并起,既有刘姓的东汉、赤眉汉等政权,也有异姓的成家等政权,最终刘秀的东汉剪除群雄,一天下。

修史是什么意思?元朝为什么给辽金宋修史?

  刘秀给自己找的理论是“实为开创,名为继承”,尊汉元帝为自己的宗法父亲,也就是两汉一家,至于王莽的新朝,自然是“僭窃”的伪政权!

  伪政权只配在《后汉书》中享有一篇列传,绝不可能有一部《新书》来讲述其历史。

  随后这个理论又几经挑战,如三国时期的曹魏跟蜀汉,一部分人认为曹魏是正,一部分人认为蜀汉是正,只有蜀汉灭亡后,曹魏才算得了天命。《三国志》以前者思维著述,所以曹魏君主有本纪,蜀汉和东吴君主都是列传。

  又如南北朝时期,是隋唐前身北朝为正,还是正朔南朝为正?扯不清楚,干脆分置正,既修《南史》,也修《北史》。而北朝之前的十六国政权,那就简单了,载记里见(没给列传已经很给面子了)。

修史是什么意思?元朝为什么给辽金宋修史?

  与南北朝同样的争吵在元朝也上演了一次,是强势的辽金为正,还是孱弱的两宋为正呢?吵来吵去,元朝还是只能学唐朝,都修史!

  值得注意的是,元朝群臣的争论从来不涉及西夏,这货跟大理一样,从没人认为他们是正,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够。

  辽金都能把宋朝吊着打,辽国差一点只能拿钱当宋朝弟弟,金国可是拿钱当老的,完颜构一口一个“臣构”,哪还有半分正的样子?

  西夏则不同,它虽然也收钱,但却是收钱叫叔叔的,向辽、金、宋、蒙都称过臣,圆滑就是这个政权最强的生存本领,当然,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下,西夏还是被蒙古汗国碾成了粉。

  按照上述原则,元朝官方只能把西夏的历史散在记录在《辽史》、《金史》和《宋史》中,不会搞出个《夏史》。

  至于民间修史,元朝官方没禁止,西夏人也没被绝,其实一直都有。

  首先,西夏人本身也是有修史传的,他们自己修了一套实录,被称为《李氏实录》,这些书籍给后人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其次,西夏享国189年,长期盘踞西北,跟辽金宋蒙的纠葛都不小,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这跟偏安西南的大理不同,大理跟宋朝的交往都少,想记都不知道记什么好。

  两相结合,民间学者对于西夏史学也是很上心的,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西夏的史学家,如周春著《西夏书》,吴广成著《西夏书事》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