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ldquo;寒门出贵子rdquo;,这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这些诗句,我们耳熟能详,而它们正是在宋代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从侧面反映出科举制能够使大量寒门子弟实现阶层跨越。

  我们知道两宋一共享320年,根据计,共开科118榜,录取人数超过11万人,是唐及五代录取总人数的十倍之多,就连以后的元明清各代,录取人数均无法与宋代相。

  自从科举制从隋代诞生到清朝结束,这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像宋代那样产生大量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与家。可以说,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文明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提到宋代的科举取士,就不得不与唐朝做一个对,所谓没有对就没有伤害。

  科举制虽然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当时并不是一考定终身,完全由成绩决定的。一个人能否高中不仅由他的家庭出身、关系、个人风评、外貌口才等决定,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行卷”与“公荐”。

  所谓的“行卷”就是考生在考试前将自己写的诗文投递给达官显贵,以求他们能够推荐。我们所熟知的唐人朱庆余所写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是表现出其在“行卷”后的微妙心情。所谓的“公荐”则是指公卿大夫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image.png

  李白一生未曾参加科考,却供奉翰林,就是因为玉公主的推荐。我们所熟知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送别》、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杜牧的《阿房宫赋》都是为“行卷”而作。

  这下我们就清楚了,这种制度下,没有人脉,没有关系是不成的。这种制度保障了世家子弟的利益,对于寒门子弟相当不公平。晚唐的杜荀鹤就是因为出身寒微导致屡试不第,“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便是对这一不合理制度的吐槽。所以在唐代这种氛围和制度下,寒门难出贵子是一种必然现象。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考生们需要逐级博弈,方能实现鲤鱼跃龙门。

  解试全称发解试,在各州郡、开封府和国子监考试。

  考试合格则可参加礼部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因礼部隶属尚书省,故又称省试。

  省试结束以后,就进入殿试环节,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通过即可直接授官,成为天子门生。

  此前殿试也实行淘汰制,但自从仁宗嘉佑年间以后就不再淘汰人。就是在这位仁宗皇帝时期,嘉祐二年,出现了“千古第一榜”的奇局。这次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共录取388人,不仅出了苏轼、苏辙、曾巩这“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还有张载、程颢这“北宋五子”中的两位。

  之所以说宋代是“寒门出贵子”的时期,就在于其公平性。

  欧阳修曾感慨“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无论是乞丐、孤儿还是书童皆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如宋初的张雍是个流浪儿,乞讨为生,但勤奋好学,对于《诗经》深有研究,于是在太祖时期高中进士,最后官至尚书右丞。杜衍也是流浪儿,给人抄书勉强度,在宗时登科,仁宗时官至宰相。陈升之,出生贫寒,在朋友的勉励支持下刻苦学习,最终在仁宗朝登科,神宗时期官至宰相。……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还是说说我们所熟悉的两位名人的故事吧。范仲淹,两岁失怙,母亲改嫁他人,生活拮据。为了学习,他寄居在寺庙中,昼夜苦学,吃粥度,最终高中进士,官至副宰相。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无奈带他投奔叔叔,叔叔家生活也不好,母亲便教他用秸秆在沙子上读书写字,最后经过苦学考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image.png

  虽然这些人的故事很励志,但有一个更励志的,那就是汪激的书童汪淑,在侍候主人读书之时耳濡目染,勤学苦思,最终和主人一同考中进士。和他一起考中进士的还有苏轼、曾巩等人,王淑的名次还在曾巩之上。

  根据学者的计,宋代布衣入仕者占55.12%。其中官至一到三品中占53.67%,到了北宋末年已达到64.44%。而唐朝寒素子弟的录取率却仅有15.9%。可见,宋朝的科举考试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以至于有这么多“寒门出贵子”的佳话。那么,宋代到底有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以至于如此呢?

  第一、以儒立国,整个崇尚知识,尊重读书人。

  第二、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官宦子弟,下至乞丐,任何人皆可应试。

  第三、废除推荐制度,一以成绩定去留。

  第四、完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严防营私舞弊。

  第五、试题灵活多样,重视考生的个人见解及致用能力。

  第六、扩大录取名额,其中北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取士人数远超各代。

  第七、登第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途径较快。

  当然,这只是制度上极大程度的保障了考生的公平,仅仅是机会平等。但起点的不平等却是一条鸿沟,那么宋代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知道,宋代“义学”、“义庄”兴起,不仅为那些贫寒学子提供经济支持,也为他们提供读书机会。此外还有官办学校、书院对于贫寒子弟也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进京赶考的贫寒子弟,也会发放“公券”,凭此可以在公家的驿站免费食宿。

  由此,我们似乎明白了,宋代之所以能够使得“寒门出贵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除了重视知识,制度上保障了每个读书人的机会平等外,与完的保障体系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完的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寒门子弟与官宦、富家子弟之间的起点鸿沟,寒门子弟才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实现阶层跨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