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手中的权利那么大 他为什么不废帝自己自立为皇

  还不知道:明朝魏忠贤的网友们,

  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魏忠贤,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明熹宗朱由校期间备受器重;因明熹宗朱由校整只知道做木匠活,故而诸多大小事宜皆由魏忠贤做主,以致于当时世人只知魏忠贤而不知皇帝,被世人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手段极其残。

image.png

  但让人好奇的是,魏忠贤当时权势滔天,为何不废帝自立?可能有人会说,他只是一个无后的而已,怎么做皇帝?武则天一个女人都能做皇帝,凭什么就不能做皇帝?而且在世界历史上,卡扎尔王朝的开创者阿迦汗就是一位,这阿迦汗6岁时就被废了,后入宫做了,37岁时完生逆袭,成了开国皇帝。

  虽然自己不能生育,但继任者也不是问题,他不是有个侄子叫魏良卿么,而且除了这个侄子外,他还有五个族孙,分别叫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程,从这几个里面挑选一个有资质有能力的当继承人也没什么关系啊;当初武则天不是想让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立为太子的么。

image.png

  但魏忠贤却没有,而且对明熹宗朱由校那是毕恭毕敬,而且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断专行,而是去请明熹宗朱由校批示,但明熹宗朱由校却是摆摆手,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为何会这样呢?其实这在当时算是绝密,而且魏忠贤心中更是清楚,这明熹宗朱由校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痴迷木匠活,只不过是倦政而已。

  也的确,不管是哪位皇帝,碰到那群整天之乎者也,整天指责皇帝问题的东林人都会头疼,关键是又不能,毕竟当时讲究,如果哪天皇帝的了几个东林人,那就闯大祸了,至少史书上绝对不好看,而被的东林人则会被称赞为“为国捐躯”的千古忠臣。

image.png

  反正明熹宗朱由校是非常头疼的,想除掉这个顽疾,但又不想让自己承担历史骂名,从而想出了找“替罪羊”的念头;朱由校的母叫客氏,古时候皇帝和母关系非常亲近,虽然母身份不定,但地位绝对超然;而这客氏在宫中无聊,后来结识了魏忠贤,并组成了对食关系。

  这种事当然是瞒不过皇帝的,经过朱由校的观察,魏忠贤身份由来品性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知道魏忠贤可以当自己手中的“刀”,于是不断给魏忠贤升官给权,一步步打造成能与东林抗衡的阉。魏忠贤自然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所以对朱由校那是言听计从,反正自己以前也不过是一个泼皮,历史骂名什么的无所谓。

image.png

  在魏忠贤及其羽的打压下,东林的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多人说,由于魏忠贤的弄权,才会让明末危机加速恶化,包括罢免和害辽东经略熊廷弼,不过虽然魏忠贤权势滔天,但熊廷弼乃是边疆大将,如果不是朱由校有这个想法并下令,给魏忠贤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有人说,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局势虽然看来风雨飘摇,但整体而言却是极为平稳;朱由校虽然躲在后宫整天做木匠活,但天下大小事宜,却全都知道,并作出较为正确的部署,魏忠贤闹归闹,但都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本质上而言,其实魏忠贤是没有权势的,不然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后,为何能轻松的就扳倒魏忠贤?

image.png

  在魏忠贤倒下后,东林人得势,明朝局势迅速恶化;再来说说这东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是地主富商代言人,漠视农民权益,虽然表面清流,但私底下却是极为贪婪。在明朝之际,崇祯皇帝曾找大臣们借钱,结果他们像打发乞丐一样对待崇祯皇帝,后李自成来了,一番搜刮之下,从这些“清流”家中,搜刮出来的财物当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打仗治国的是什么?首先就是民心,其次是钱;如果光从史料来看,肯定是说魏忠贤名声有多差,百姓有多恨魏忠贤,但是要知道,当时百姓都是“被代表”的,至少,在朱由校在位时期,没有农民;但是在朱由检在位时期,农民此起彼伏。而钱呢?也不去看看魏忠贤抄了多少地主富商大臣的家,巨额的财物都被朱由校补贴了国库。

image.png

  而且明熹宗朱由校的死也是颇为可疑,历史上始终说不清楚,一个23岁的青年皇帝,竟然在游湖时落水差点淹死;后来魏忠贤的羽尚书霍维华进献“仙丹”,而朱由校就是因为每天服用这“仙丹”中身亡。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按理说,魏忠贤倒台后,这霍维华应该也没好下场,但他不仅没事,反而还差点升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