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隐士隐居深山信息又闭塞 他们是如何得知天下事的

  还不知道:古时候隐士的网友们,

  历史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人隐居深山当隐士,但是他们反而对天下的情况看得最清楚,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等,他们曾经都有隐居深山的经历,而当他们出山以后,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制定的那些战略规划,都非常精到,超过一般的谋士。而且,他们对当世那些诸侯们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仿佛那些诸侯们,都是他们的邻居一样。

  要知道,古时候的交通很不发达,信息也很闭塞。如果一个人隐居深山的话,他们基本上就算是彻底切断了自己和整个世界的联系。既然如此,他们怎么会对天下情况看得那么清楚呢?

image.png

  (三顾茅庐)

  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古时候隐士隐居在深山之中,实际上所能实现的,就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恰好是古时候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古人认为,一个王朝顺应了天道,就可以兴盛;违背了天道,就肯定消亡。

  《封神演义》这部书,里面讲的就是周朝代替商朝的事情,所要阐明的,就是王朝兴衰成败的道理。

  当世界进入乱世以后,隐士们都明白,这不过又是一个重新的轮回而已,这种乱局不可能延续太长的时间,在中国这样一块土地上,总归是要实现一的,所以,“打天下”就是乱世中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一,获得江山,只要做好一些非常关键的事情就对了。如君王的神化自己,君王的取信于民,君王的广施恩惠等等。只要明白了古今历史的规律,懂得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因此,这个隐士实际上并不用分析当时的一些具体案例,他都能够帮助君王制定出恰当的战略规划和战术打法。

image.png

  (张良)

  二是隐士因为不用攀附权贵,所以对权贵看得很清楚。

  如果隐士不是处在之中,那么这个人为了升官必然会攀附权贵。因为不攀附权贵,就不可能升官,而要去攀附权贵自然对权贵的判断,就会出现混乱。如当他决定在某个权贵的手下当官的时候,这个权贵身上存在的弱点,就有可能被他有意地忽略,他看到的这个权贵身上的东西,也都是较正面的东西。而另一个阵营里的人,则是具有较糟糕的一面。这一点,其实和我们当下是一样的。我们在看国家的时候,如果带着敌意,看到的大都是其它国家的弱点。反而我们自己全是优点。

  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不能对世界作出正确判断的时候,他当然就不可能给出救治这个世界的良方,其水平自然就不会很高了。

image.png

  (刘伯温)

  三是隐士隐居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重用。

  这一点,几乎是中国古时候隐士的共同特点。

  其实,在中国古时候,从来就没有正的隐士。他们的隐居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得君王们高度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因此他们虽然不与诸侯们打交道,但是会与一些有识之士的读书人打交道。通过这些人,把他的本事传出去,让这些人帮他传名。如果的想隐居起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我们当然也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了。

  正是因为他们隐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重用,所以他们在隐居的时候,就必须要做好功课。这个功课就是要非常了解当世的情况。对每个诸侯的具体情况,也要有深入的分析。这样一来,当君王们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能给君王们提出知灼见。

  也就是说,由于这些隐士本身就抱着要一鸣惊人以及大有作为的目的,因此他们才会采用做隐士这条路。毕竟当隐士,是有风险的,因为并不可能确保绝对成功。诸葛亮在隆中,如果没有遇到刘备,如果其它君王们也都不邀请他出山,可能他就当一辈子隐士了。而敢于做这种大的冒险的人,当然就是有大格局大眼光大本事的人了。

  (参考资料:《中国古时候隐士》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