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立储的背景是什么?在自己的继承人选择问题上,他有何考虑?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炎立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天下结束三国乱世的晋武帝司马炎,为何会坚持传位给自己的司马衷,一直是西晋历史的一个谜团。虽然司马炎算不上多么英明伟大的君主,但也绝不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在自己的继承人选择问题上,究竟他有何考虑呢?
司马炎立储的背景
司马炎在篡位称帝后的第三年就立司马衷为太子,当时的司马衷只有九岁。或许当时司马衷的智商底下问题还不明显,而且作为刚刚建立的皇朝,早立太子,巩固国本也是常见之事。而司马衷虽然是嫡次子,但是因为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轨早夭,所以当时司马衷就是当然的太子人选。所以当初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但是随着司马衷的长大,他的智商问题也就逐步显现,朝中大臣也都发现了这位未来的皇帝智力低下,根本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朝中开始出现更换太子的声音,史书中也记载了卫瓘等人暗示或明示司马炎易储的事迹。
按理说司马衷从被册立为太子到正式即位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以司马炎的能力不可能认识不到司马衷与常人的差异。但他为何却始终没有更换呢?这其中牵涉一个较为关键的人物——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
司马攸:司马炎一生的阴影
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也是司马炎的亲弟弟。当年司马师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司马昭继承了司马懿、司马师留下的遗产。同时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承袭香火。
本来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过多的问题,但是这个司马攸从小就聪慧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司马懿的喜欢。司马昭也不知是出于还是心,常常说要将权位交还给兄长司马师。这无形中就让司马炎的继承人地位受到了威胁,最终在权臣贾充的帮助下,司马炎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了司马昭的权位,进而篡位称帝。虽然司马攸此后依然身居高位,但是司马炎的内心对司马攸一直有着莫名的忌惮。
那么更换司马衷的事情如何与司马攸有关呢?因为当时西晋朝堂上出现更换司马衷的声音时,还伴随着立司马攸为皇太弟的声音。这才是正让司马炎最为忌惮的声音。
嫡长子是对抗司马攸最大的倚仗
朝堂中更换司马衷的声音可以让司马炎接受和容,但是更换自己的之后让司马攸以皇太弟的身份继位,这是司马炎绝不可能答应的。可是司马炎的诸子都没有过人之处,根本无法与在朝堂中拥有极高声望的司马攸相。
作为皇族内部潜在的敌人,司马炎只能依宗法制度的力量和外戚的力量来加以抗衡。而司马衷的嫡长子身份就是最大的倚仗。一旦更换司马衷那么就必须面对不再遵守宗法制度里的“立嫡立长不立贤”的准则,那么拥立司马攸就有了法理基础。
为此司马炎明知自己的太子不堪大任,也只能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来打消司马攸成为皇太弟的可能。同时司马炎开始扶持外戚势力来抗衡潜在的齐王司马攸的势力,由此杨皇后的杨氏家族得以迅速崛起,国丈杨骏在司马炎晚年病重时甚至掌朝政。而司马衷不仅是杨氏家族的外孙,同时还因为娶了贾南风为太子妃,因此也获得了贾充家族的支持,到后来地位逐渐稳固。
到公元283年,齐王司马攸因为司马炎的猜忌幽愤而死,此时离司马炎去世还有七八年时间,按理说司马炎跟换太子也还有时间,但是经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外戚势力已经不可能再同意更换太子了,司马炎本人的身体状况也开始恶化,朝廷内部也大都是外戚势力,所以也就没有谁再提更换司马衷了。
司马炎为留下的“双保险”
司马衷的能力不堪重用,司马炎是肯定清楚的,虽然史书中记载了太子妃贾南风用作弊的方式帮司马衷通过了司马炎的考验。但是我个人认为司马炎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被贾南风骗过,他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司马炎正的后手是为司马衷准备的“双保险”。
司马炎认为对内他扶持了皇后杨氏家族和太子妃的贾氏家族两大外戚,可以确保司马衷有强大的母族和妻族两大支持力量。而且杨骏在他晚年掌控朝政可以为司马衷顺利接管朝政事务。而司马炎鉴于曹魏宗族力量弱小被自己篡位的教训,大肆分封皇室诸侯王,因此西晋的皇族在封国内掌握和军权,可以保证司马家族长期执政。所以即使外戚势力一旦出现篡位苗头,皇族掌握军权就可以保卫司马衷的皇位安全。这就是司马炎为司马衷或者西晋政权留下的两大相互制衡的“双保险”。
可惜的是,正是外戚和皇族两大势力在司马炎死后就引发了巨大的内乱——“八王之乱”。最终导致西晋的灭亡,也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浩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