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处决犯人为什么选择在秋天 难怪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更改
• 历史
在古时候,大部分人明智未开,思想受到局限,不会正确理解人类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他们一致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个万能的造世主,来支配万物的丰年 祥瑞
瘟疫 灾害和健康,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天意。
西汉中期儒学董仲舒就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自己总结一套“天人感应”的学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 赏 罚刑
和春夏秋冬相照应,天意是:任德不认刑,先德而后刑,所以应当春夏封赏,秋冬行刑。
汉代时期的法律也有规定,所有的刑都要在秋冬季节进行,到了春季就立刻停止,西汉时期规定的时间,是在农历九 十 十一
十二月,到了唐代后期死刑的时间修改为十 十一
十二,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末,古人对秋分这个节气是非常敬畏的,秋分最神奇的是和春分一样,昼夜平分,但相反的是秋分过后白天越来越短,所以就逐渐形成了秋分祭月,秋后问斩,秋分占候,早期早卧的说法。
所以古时候的秋后问斩,它所指的是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所以综上所述!春季和夏季是万物生长滋育的季节,人类的一切行为举止要遵从上天的授意,那么秋冬季节是肃蛰的季节,这是宇宙万物的秩序和法则不能违背,人间的刑赏处罚要顺其天意不能更改,如果逆天而行必然会引起,来年之后万物皆枯,所以即便是皇帝本人,也不敢贸然更改死刑犯的处决时间,所以秋后问斩这一说法,无论是在古书上或是影视剧中都有记载。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