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政学说: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为封建治阶级服务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孟子的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治者与被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治者和被治者的关系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如果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教育以及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治者的“不人之心”的基础上。
孟子说:“先王有不人之心,斯有不人之政矣。”“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人之心在上的体现。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第三、尊。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第四、同情心。要求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发展到“保民而王”的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