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依据什么来评选春秋五霸的呢?他们为什么能被选上?

  你的了解春秋五霸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所谓的“春秋五霸”,听起来就一股霸气,当时是依据什么来评选五霸呢?

image.png

  关于“霸”

  霸,在汉语语境中历来都不是一个“好褒奖”。霸字的评判,往往以实力足以掌握局势为准,往往不含有道德推崇意味。换言之,霸主,虽然获得实力认可,但其道德则被不置可否。这是先秦原儒激烈抨击霸道路线的结果:

  孔子虽然对齐桓公与管仲很推崇,但仅仅市在华夏文化对外层面推崇其保佑华夏之功,至于其在华夏文化之内的尊卑礼制层面,孔子虽未直接批评齐桓公,但孔子对晋国霸业的种种抨击,足见孔子之态度。

  孟子面对战国局势,则直接高举三王之道的大旗,批评五霸乱序,把战国乱局的出现直接归咎于五霸所代表的霸道上。

  荀子隆礼重法的路线,可谓战国末期新居势下,代表儒家提出的新王道方略,也是对简单的霸道的批判。荀董二儒之后,汉儒礼法并用的思想与汉帝王霸杂用的思想契合,而后的汉唐宋明清,儒家的理想路线,由周公式的旧王道升级为荀子式的新王道,霸道也便沦为权宜之计,而非经纬大业。

  霸道VS王道的路线之争,体现在名号上,便是五霸VS三王的偶像之争。

  以儒士为代表的先秦一派,以王道向往着一的蓝图

  以策士为代表的先秦割据派,以霸道捭阖着割据的时局

  霸字与雄字,都是割据势力的代言,“雄”稍不同处,在于其一群雄的可能性。在儒家看来,霸主,不如群雄;群雄,不如帝王。

image.png

  关于“五”

  五是中国文化中,与“三”字性质相仿的数字,其概数用法,远超确数用法,古人常用“三五”来指代大概、也许等没有确定数量的规模。

  自春秋战国语境之后,“五”经常被用来列举一些礼仪性、抽象性、形式性的概念,如quot;五行quot;、quot;五方quot;、“五脏”、“五帝”、“五色”,而且,这种种不同的“五X”,甚至还可以相互对应:

  五行:木、火、金、水、土

  五方:东、南、西、北、中

  五色:青、赤、白、黑、黄

  五季:春、夏、秋、冬、春夏之间

  五味:酸、苦、辛、咸、甘

  五情:怒、喜、悲、恐、思

  五帝:伏羲、炎帝、少昊、顼、黄帝

  这种列举方式,源自齐国方士amp;阴阳家,集成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此说在汉代,随着儒家的兼容诸子和道家的形成两大思想进程,而逐步融入儒道两家的语境,五霸便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

image.png

  五霸七说及其列举标准之我见

  ⒈“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史记》

  《史记》的作者司马父子,父谈师承黄老之学(杨何、黄生)、子迁师承春秋公羊学(董仲舒、孔安国),父子二人的职位(太史公)还要求其掌握天文历法知识(文史星历)。汉初显学,黄老、春秋,黄老是道家思想整合的开始(道家成形于郭象注老庄,先秦老庄若没有郭象注疏融通,相异之处还是很多的),春秋学则是儒家容纳诸子各家的开始,再加上星历的专业背景,父子二人很容易采纳五德终始说,进而依据五方位列举出“五霸史记说”,也即今通说之一。以五霸配五方:齐桓(东)、晋文(北)、秦穆(西)、楚庄(南)、宋襄(中)

  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对于王霸两道的论述,在这一篇里列出五霸,很有儒家色彩。齐桓晋文在儒家看来即是对外护佑华夏的大义盟主,也是以下犯上的始作俑者,儒家对二位霸主的态度其实很矛盾,敬仰其华夏盟主身份,却又不满其诸侯霸主身份;楚庄、阖闾、勾践,三位周礼视角下的“”君主,老荀把这三位放在这里,其中的春秋笔法不可不谓刁钻:三君的阴谋讹诈本身,便是儒家黑霸道的一大槽点,再加上其“蛮夷”的身份,两大槽点,立马显得三王的伟岸。

  ⒊“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阖闾”——《通·号篇》

  通义,是东汉古今文经学两派在观的大规模论战后,对一些经义纷争的一次定论尝试,是汉代儒家经学的《关于纠纷若干问题的决定》。这部文献,使得谶纬学正式加入儒家阵线。其用意,既有史记说的五德论影子,也有王霸说的王霸论色彩,五霸选取标准折中前两说。

  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四子讲德论为汉代辞赋家王褒所作,此说五霸的采用,主要以辞赋论述的文学效果为目的,选取了五位有一定灿烂作为的君主,与魏文侯、秦王政、燕昭王并称,所以活得很憋屈的宋襄公没有入选、螳螂捕蝉模式的失败者阖闾夫差没有入选、人生阅历没有重耳跌宕起伏的晋公没有入选、在看来很不光彩地与主君对着干并面临兄弟悲剧的郑庄也没入选。此说,以魅力值为标准。

  ⒌“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此说标准应同《史记》、《荀子》两说。夫差的出现,凑齐了东南三位血性小霸主。

  ⒍“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此说最为符合春秋实际,晋国霸业确实是春秋时代的主轴,晋是霸主中唯一代表姬姓的国家,这一点与其变法最早、与狄交流交战最频等因素结合起来,产生了晋国霸业。

  ⒎“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此书为近代著作,举春秋前期三个世代的君主(①郑庄②齐桓③晋文秦穆楚庄),此说反映了春秋时代的三阶段中的第一阶段。

  前期纷争(平王东迁以来的政权不稳:群雄)

  中期稳定(晋楚争霸:两个超级大国)

  后期剧烈纷争(吴越冲击:第三世界的崛起)

  春秋五霸背后的“名取向”

  春秋五霸前五说,在汉儒“名取向”指导下,选取着春秋君主,填满“五”个席位;后两说中,则以浙东史派的观点看历史,其“名取向”意味较小,偏近于战国七雄那样的“实取向”。

  单就更为普及的前五说看,以名定霸的春秋五霸“名取向”包括:五德终始说、王道霸道论乃至辞赋文学效果等三个因素,表现了春秋五霸的语法概述性与语义名义性。

  总之,春秋五霸的七种说法,无论是“五”这个概数,还是“霸”这个名分,都是有名实关系中“名”方面寓意的,代表了很浓厚的儒家思维色彩,都是列举方为了满足某种“名义”而不完全列举凑足五个数的,任何一说都无法完全概括春秋时期的实际形势。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