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论国力和内部都蜀汉稳固 诸葛亮为什么还敢北伐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北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国志》把魏国当作“主线剧情”,把蜀、吴等割据势力当作“支线剧情”;《三国演义》则是把蜀国当作主线剧情,把魏、吴当作支线剧情。这两部书究竟谁的剧情选得好呢?我觉得是《三国演义》,毕竟蜀国才是三国时期“最爱惹事”的国家,接连不断地与魏国、吴国扯皮,可谓是精彩纷呈;而魏国的剧情就显得较平静、不那么精彩了,魏国也就在曹这一代惹出来的“是非”多一点,曹丕这一代主要在稳固国内的形势,曹叡这一代主要在被动抵抗蜀、吴的联合侵略,曹丕、曹叡把三国最精彩的时期给“虚度”了,魏国剧情自然没有蜀国来得那么精彩。

image.png

  蜀国喜欢“惹事”,却没有惹事的能力,挨了不少暴揍,胜少败多,国力自然不过魏、吴。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又经过了曹和曹丕时代的发展,国力不仅蜀国强,内部也蜀国稳固,到了魏明帝曹叡这一代各方面能碾压蜀国。曹叡又是一位能力极其出色的君主,手下还有司马懿这位能挡一方的帅才,蜀国究竟是哪里来的勇气敢北伐呢?

  第一次北伐遭魏明帝冷嘲热讽

  曹魏在曹丕这一代基本上与蜀国相安无事,主要敌人是吴国,魏、蜀的边境也几乎没有什么战事。可是等曹叡刚坐上皇位第二年,诸葛亮就开展了浩浩荡荡的第一次北伐,曹叡心里应该是很不爽的:这是看不起我?

  (读不懂可跳过)《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二年……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五次(按照《三国志》)北伐中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蜀、魏边境久无战事,边境守军难免有些懈怠,诸葛亮突然来了这么一出,魏国边境的守将顿时吓破了胆,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不战而降。

image.png

  后世人大力渲染诸葛亮的初步胜利让魏国文武百官惊慌失色的模样,可是据书史记载,魏明帝对诸葛亮的胜利似乎很不以为然。当时魏国群臣都不知该如何应对,魏明帝却信心满满地说:“诸葛亮之前依据蜀地的险要地形自守,正愁没机会收拾他,如今率领大军犯我边境,这是主动来‘送人头’的。而且诸葛亮必定贪图那三个郡,所以必定‘知进而不知退’,会丧失理性判断形势的能力,当此之时,正是我军击破诸葛亮的良机!”

  于是魏明帝即刻派曹、张郃等大将率领五万步、骑抵御诸葛亮,并且亲自前往长安指挥战事。后来右将军张郃在街亭击溃蜀军,“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

image.png

  后世人都在责备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告诫而失去了街亭,可曾有人想过,这么声势浩大的一场北伐为何会因为一支非主力军队的战败而彻底失败呢?诸葛亮在决定北伐前究竟有几分胜算?他的相信自己能北伐成功吗?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似乎有点像是“做做样子”,他正的动机让人疑惑不解,以至于后世人要绞劲脑汁去帮他找北伐的理由、分析北伐的动机。那么当时的人,那些做诸葛亮对手的人,又是如何看待这场北伐的呢?

  魏明帝数落诸葛亮

  诸葛亮“败退”后没多久,魏明帝就往蜀国送去了一封诏书数落诸葛亮。

  《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神人被,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亮又侮易益士,虐用其民,是以利狼……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image.png

  魏明帝这番话,把诸葛亮数落得一无是处:刘备背弃了曹的恩德,逃去了巴蜀;诸葛亮抛弃了生他养他的荆州,去阿附刘备这个残存之贼的羽。诸葛亮喜欢托孤的虚名,又贪图专Q擅Z的实际利益,架空了刘禅兄弟。诸葛亮又轻视、侮辱益州的本土士人,暴虐益州的百姓,所以利狼等部落纷纷背弃了诸葛亮,做了他的仇敌。

  反裘负薪的意思是:爱惜皮衣上的毛,所以背柴火时为了不损坏它,而把皮衣的里子穿在外面,却不知“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道理。刖趾适履的意思是:为了穿上不合脚的鞋子,而把自己的脚趾头给剁掉。

image.png

  魏明帝认为:诸葛亮就是那种反裘负薪、刖趾适履的人。他为了夺取天下,而暴虐地役使益州的百姓,驱使弱小的军队与强大的魏军对抗。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失去益州的民心、削弱益州的力量,加速自己的灭亡。诸葛亮做了这些事,反而自以为能。

  ……

  当然了,魏明帝作为诸葛亮的铁杆敌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自然是有失偏颇的,什么不好的词都会往上套,不可全信。在魏明帝看来,诸葛亮劳师动众去做没有意义的北伐之事,只是为了借助兵威加重自己在益州的权势。而他的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让益州强大,反而会加速益州的灭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