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地势险峻的地方为什么也要修长城?长城除了阻拦敌人还有什么作用?

  古时候地势险峻的地方为什么也要修长城?长城除了阻拦敌人还有什么作用?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长城是我国古时候最著名的军事防御体系,目前我国境内保存的最早的长城修建于春秋时期,最初是诸侯列国相互攻伐的城防设施。

  后来因为“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北方的燕国、赵国、秦国等诸侯国在与游牧政权接壤之地修建烽燧、城障,并用塞垣连接,以免受飘忽不定的游牧民族侵袭,为后来秦始皇连接燕赵城防,最终筑成长城奠定了基础。

古时候地势险峻的地方为什么也要修长城?长城除了阻拦敌人还有什么作用?

  从秦汉大一开始,历朝历代所增筑的长城已经不再具备“内斗”的属性,而专职用于防御北方游牧骑兵特别是强大的匈奴骑兵的南下。

  据《史记》记载:“(匈奴)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一夜可以至秦中“,这种可怕的长途奔袭能力,对于农耕政权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威胁。所以,长城的出现,可以有效阻挡和迟滞匈奴骑兵。

  但是,到过八达岭长城的朋友,或许会产生这样一种疑惑:长城的不少城垣都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地势异常险要,如好汉坡的坡度达45度,司马台长城(明长城)的仙女楼坡度达85度,几近垂直。

  这些崇山峻岭中处处是悬崖峭壁,别说骑兵了,即便徒步攀登都异常困难,敌军根本无法翻越,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在这些地方多此一举的修建长城呢?

  原因有二,我们以汉朝为例。

  第一,长城的作用并不是类似防卫城市的城墙那样,直接用来阻挡敌军的攻城,事实上,在绵延数千里的防线上,也无法做到每一处城垛都有士兵驻防。汉朝名将赵充国就曾说过:“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数千人”。

  长城是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派有士兵戍守的主要是亭、燧、塞等战略据点,遇到匈奴骑兵南下,亭、燧守军通过烽火示警,各处守军即通过长城这条“高速公路”来迅速调动集结。

  《史记》当中就曾多次出现匈奴入塞时首先攻“亭”的记载,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马邑之围之所以失利,原因也在于匈奴首先攻打了汉朝的亭,并活捉了守卫烽火台的亭尉。

  如果长城不是一个整体,那么一旦前线示警,汉朝援军将不得不翻阅崇山峻岭或绕道内地,这种支援速度显然是无法应对匈奴骑兵“至如飘风,去如收电”的。

古时候地势险峻的地方为什么也要修长城?长城除了阻拦敌人还有什么作用?

  第二,除了军事作用外,长城还有一条常常被忽视的用途:经济阻隔。

  汉文帝在给匈奴单于的信中,曾这样说道:“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联亦制之。并且约定:“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约者之。”

  看似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国协定,但实际上,却是以长城为界,对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人为阻隔。因为匈奴人的生产方式是逐水而居,产品单一、不易贮存性,极容易受气候影响,遇到自然灾害时,必须通过与农耕文明的产品交换来补充生活必需品。

  长城的存在,无疑阻挡了粮食等物资的交换(无论关塞还是通过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偷运,物资均无法翻阅城墙运出),此外,汉朝还通过长城阻隔了铜、铁等战略物资的出塞,汉律:“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钱出关。”

  长城的这种经济阻隔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举几个例子:“汉武帝太初元年,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汉宣帝本始三年,匈奴天大雨雪,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十一”,“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匈奴人畜疫死,不当中国一郡”。

  可见,长城的修筑,让北方游牧民族完全没有抵抗天灾的能力,匈奴的句黎湖单于带兵入寇汉朝的云中、定襄时,还不忘故意毁掉此处的长城,以表达对长城的愤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