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两个王朝支持官员贪污,原因是什么?

  一个王朝要想国运昌盛,国延绵,吏治清明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吏治清明,老百姓才能打心眼里拥护朝廷,才能跟朝廷上下一心,才能将王朝发展的更好。

  然而,偏偏就有两个王朝做了另类,逆潮流而动,反其道而行,居然鼓励官员贪污,说实话,鼓励贪污算什么,他们还鼓励官员,而且还至少鼓励了一百年。

  这么不得人心的王朝,国运应该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吧。很让人惊讶的是,这两个王朝在历史上都大大有名,对当时而言,都相当强大,一个传承了148年,另一个呢,连皮带毛算在一起,传承了162年。

古时候有两个王朝支持官员贪污,原因是什么?

  古时候官员的俸禄是朝廷给予的劳动报酬

  一百多年,历史上不算短了,可问题是,他们这么老百姓,居然还传承了上百年,其内至少有一百年鼓励官员贪污,鼓励官员,这一百年是怎么混下来的?为什么要鼓励官员如此为非作歹,至于原因,就有点搞笑了。

  一:官员什么吃饭

  吃饭要花钱,钱打哪儿来呢?对官员来说,他们不种田,不经商,不打猎,没有生财之道,要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而且还得活的体面,只能依俸禄,但,俸禄是打哪儿来的?

  朝廷给的,朝廷的钱又是打哪儿来的?收税,税又是怎么来的?

  中原以农耕为主,朝廷收税,自然要在土地上想办法,但从土地上征税,向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它得考虑两个因素,即收什么和收多少。

  黔首自实其田

  从“井田制”到“初税亩”,到“垦荒令”,再到以后的“两税法”、“一条鞭法”等,从征收“公田税”到征收“私田税”,从征收“实物税”到征收“货币税”,解决的就是收什么的问题。

  这中间,大约花费了上千年的时光。

  收多少呢?收多少合适,自然需要筹安排,古时朝廷制定一年的赋税定额,一般以30年的平均收入为依据,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较科学,但这种算法,其基本条件就是:

  你得知道朝廷有多大的盘子,即知道朝廷到底有多少亩地,这又涉及到土地的丈量、计。

  该怎么计这些土地数目呢?

  秦始皇根据实际情况,发明了“黔首自实其田”,让老百姓自己上报有多少亩地,这种做法被后世沿用,将任务落实到地方,落实到个人,看似条理非常清晰,但其中的问题是:

  古时候土地测量

  人都是趋利避害,都是自私的,上报土地数目关系到个人利益,古人不笨,他们能老老实实的报吗?

  于是呢,西汉就出现了“度田不实”,到了东汉,更是“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占”,全国性的不老实,皇帝即便狠下心来几个人,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至于到了宋朝,到了明朝,还是没有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人说,老百姓上报不老实,那官府不会自己核查吗?

  宋神宗时期,为了核查一下天下的土地到底有多少,拿定主意,以百折不挠的决心,用了13年的时间从事这项工作,那么,完成了吗?

  13年时间,只核查了京西、河北、河东、陕西等五路之地的万顷土地,要知道,北宋一共15路,13年的时间只核查五路,据后世推算,只占全国征税田亩的54%,工作量就能有这么大,况且,全国性的核查土地,多多少少都会触及到一些地方上的利益,以上种种该怎么平衡,都不是简单的问题。

古时候有两个王朝支持官员贪污,原因是什么?

  从事农产的古时候农民

  综上,收什么和收多少,仅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这么复杂,古时候花了上千年时间与之做不懈的斗争,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当,朝廷就能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头受气怎么办?

  “榜样”就这么来了。

  二:两个强大的王朝

  负责任以及于学习的王朝,自然是绞尽脑汁,群策群力,历百死而不悔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上各类有名的改革即由此而来。

  那么,也不能说不负责任,只能说是不于学习的王朝,这样的王朝有吗?

  当然,以上种种,都是因为土地产生的问题, 说白了,农民的事只能按农民的方法解决,倘若你非要猎人做仲裁,会怎么样?历史上还的出现过这样的事。

  游牧入主中原

  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公元439年,大武帝拓跋焘一北方,入主中原。疆域发展到232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度到3500万,对当时而言,无论从哪个层面讲,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是一个强大的王朝。

  盘子这么大,国家应该非常富强,老百姓应该非常幸福,然而,国家富强,或者有;但说到老百姓幸福,就只能呵呵了,为什么?

  北魏以游牧起家,入主中原后,愣是学不会中原的治理方式,搞不清天下有多少土地,搞不清自己家底有多大,没有办法,就只能保持原先的习惯,以游牧为主,将好好地土地闲置,乃至于让它们都长了,结果是:

  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

  中原是农耕经济,自然以农耕为主,土地税是府库收入的大头,可朝廷呢,入主中原后,却偏偏不于管理土地,没有农耕经济做依,导致少税乃至无税可收,朝廷没钱,还怎么发放官员的俸禄,没钱发放怎么办?他们也干脆,索性一律停发,鼓励官员贪污,甚至,皇帝都亲自表率,将贪来的、抢来的财物,按官员等级下发,当做给予他们的赏赐。

  这在北魏基本成了常态,直至孝文帝拓跋宏,到这个于学习中原文化的明君时期,才创造性的推行均田制,平均分配土地,鼓励农耕。搞活农耕经济之后,才有条件制定基本的收税标准,实现“课有常准,赋有恒分”。

  至此,税收正常,朝廷便有条件发放官员俸禄,鼓励官员贪污、这等错误的做法才正式停止,但,已经距北魏入主中原一百多年了。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

  一千多年以前,在北魏当老百姓,就是这么倒霉,那么,这种事儿不会再发生了吗。

  公元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一原,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到公元1320年,元英宗才:定吏员秩止从七品如前制。

  裁汰冗员,完俸禄制,给官员发放俸禄,这又是一百来年的时间,即便以前的不算,单从元世祖大都定都以后算,也有近50年的时间,这么多年,到元英宗时才完了俸禄制,给官员发放俸禄,这以前怎么办?

  跟北魏一样,还是因为生活习惯的缘故,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家底,不知道该怎么去收税,没有办法,只能鼓励官员贪污、,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以后,还收敛了一点,但也仅仅是:

  官员可以贪污、

  朝廷及北方不打仗的地区,可以给官员象征性的发放一点俸禄,至于州府县,就由着官员们可着性子胡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仁宗还说什么:省刑薄赋,庶使百姓各遂其生也。实在是虚伪的很那!

  允许官员贪污乃至于,公元1320年才改正过来,元朝是公元1368年灭亡,此时,一多半都已经过去,老百姓还能对他们有个好印象吗?

  两个鼓励官员贪污的王朝大致如此。历史就是如此多样,至于深层次的原因,姑且就算作两种文化的冲突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