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能一天下?跟他们的军功爵制有很大关系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为什么秦国能一天下?这个问题后世进行了无数次研究和争论,但是并没有讨论出结果。有人说秦国运气好,几代君王都是明君;有人说是因为山东六国内斗,导致秦国一天下;也有人说是因为秦始皇是不世出的人物,他的出现导致秦国一;也有人说是因为商鞅变法,秦国越来越强进而一天下的。不可否认,这些都是秦国一天下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于历史的走势来说是非常渺小的,君王也不例外。秦国之所以能一天下,这是因为其、军事、经济等制度带来的影响,绝非一人之举。荀子认为秦国“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很明显荀子也认为秦国不是幸运而是因为数,也就是商鞅推行的赏罚制度。今天我们就从军功爵制上看,为什么秦国能一天下?
军功爵制形成的背景
当基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时,那么它的上层建筑也就会随着变化,随着被消灭,当产生新的基础时,那么也就会产生适合于新基础的新的上层建筑。《与语言学问题》
周朝采用的爵制为“五等爵位”,其主要内容就是授民授疆土,根据不同的爵位诸侯可以获取一定数量的疆土和人民。诸侯的爵位可以世袭,进而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在这种环境下百姓几乎永无出头之,世代受诸侯奴役。但是这一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变化,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有些人通过开垦私田、剥削奴隶的手段成为新兴地主阶级,而且随着地主阶级的发展工商业也开始活跃起来,大量的小农阶级迅速发展成为工商业者。奴隶在经过长期的压迫后不满奴隶主的压迫,而新兴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也想摆脱五等爵制的压迫,进而导致大变动。
随着周天子的衰落,地方诸侯势力的抬头,一些目光远大的诸侯为了壮大自己开始选拔人才。世袭的贵族本身就已经腐朽了,诸侯们再想选拔人才也需要从新兴地主阶级和工商阶级中选取,齐桓公任用鲍叔牙(士)、管仲(商人);晋文公任用赵衰(士)都是最好的证明。君王为了能让这些出身下层的人卖命的为自己服务,必定需要一些报酬,如赏赐爵位、田财等手段。这种赏赐制度就是军功爵制的雏形,在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已经建立起军功爵制,只不过因为“五等爵制”根深蒂固,贵族不断的阻止军功爵制的推行。战国时期新兴贵族阶级不断庞大起来,军功爵制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秦国直接废除了井田制,而建立在井田制上的“五等爵制”也随之崩塌或者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上层建筑,也就是“军功爵制”。由于秦国一之后焚毁了大量的六国史料,所以六国的军功爵制也很难考证。不过六国都被秦国灭了,那就证明秦国的军功爵制一定要完备、标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秦国的军功爵制。
军功爵制的具体内容
“上层建筑一出现后,就要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帮助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来根除和消灭旧制度。”-
军功爵制出现之后,秦国君王就试图用新制度消灭旧制度,进而巩固自己的治。因此秦孝公任用商鞅废除井田制、推广军功爵制,其目的是彻底避免秦国并且把“五等爵制”。“井田制”彻底消灭。众所周知军功爵制是治者调动士兵积极性的工具,如何调动积极性?无非还是赏赐那一套。我们想要了解军功爵制,那就需要研究一下赏赐规定以及赏赐流程,具体的赏赐流程如下。
赏赐标准
《商君书·境内》只记载了十七级爵位,而汉朝的《汉书·百官表》记载了二十级爵位,由此可见军功爵制是一个不断完的制度,对于赏赐标准也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就不存在有些人功劳过高而无赏的情况,只要你有足够的功劳就有对应的赏赐。狭义上军功爵制是奖赏作战将士的,但是在秦功爵制可以用到很多方面,我们先列举一下赏赐。
《汉书》:“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
“能得甲首(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百将(管一百人的军官)、屯长(管五人的军官)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敌不能小于损失),赐爵一级。”
高级将军必须要达到“攻城战役斩首八千,野战斩首两千”的标准,达不到被罚,达到有赏。
《商君书·境内》:“其狱法,爵自二级以上有罪自贬。”
“陷队之士(冲锋队),如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死人的功劳后人可以继承)。”
《睡虎地秦墓竹简》“捕人(罪人)相移一受爵”
综上残缺的史料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赏赐标准,首先在战场上一个人就能赐爵一级,的人越多爵位越高。能一个军官,那么赐爵一级,土地和宅院都有赏赐,军官的地位不同赏赐也不同。军官不以而计功,要看所率领的部队整体敌数,且敌人数必须要大于自己损失的人数。高级军官作战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如攻城战必须要斩首八千以上。这些都是根据战功来赏赐,但是如果达不到标准那就要被罚。冲锋队夺城成功有赏,而且死的人的战功可以被后人继承。最后一条《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意思就是平常人要是抓到一个犯人可以送去官府,同样赏赐爵位,根据犯人的罪行来定爵位的高低。这一条的记载让我们得知不只敌可以封爵,种地、抓犯人这些也可以按照军功来赏赐爵位的。可见秦国的军功爵制推行的非常彻底,在整个上都有着激励民众的作用。而商鞅重农抑商,此举就是堵死了民众的上升通道。国家的民众可以通过经商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生活水平,但是秦国的百姓只能通过军功爵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水平。
赏赐流程
1:建功立业:首先你需要建功立业,要么在战场上,要么对秦国有大功,这是赏赐最基本的。
2:核定功劳:战争过后,会有相关人员根据你的战功来核定赏赐。如果有争议,如有人说你抢了他的战功,那么就需要找目击者来证明。
3:发放赏赐: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有一封士兵的家书,家书中有一句“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功劳是军队来核定的,爵位也是军队来赐予的,但赏赐是郡县发放的。郡县会根据军队赐予的爵位来分发田宅,如果当事人死了那么必须要亲手送到当事人的后代手里。
军功爵制的后续影响
在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上,军功爵制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军功爵制的影响下,秦国的百姓只有两个目标,一好好种地,二是战场敌,除此之前秦国的民众终生没有出头之地。试想一下当一个国家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时候,他们只想着换钱,这不可怕吗?一个人可以赐爵,可以得到土地,可以得到金钱,可以得到仆人,在这种下有几个人不心动?抓一个犯人都能以军功论赏,那么在的领域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激励制度?很有可能。而且当时的时代毕竟是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时期,谁要是率先完成那么谁一天下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历史大势发展的面前,六国拖拖拉拉虽然推行军功爵制但是却没有坚定的废除“五等爵制”,这一点上六国就不及秦国。秦国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军功爵制一定是秦国一天下的主因。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