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第二皇帝会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朝,二世皇帝胡亥逼死兄长扶苏,又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对百姓施行残暴治,最终引发陈胜吴广,在位仅三年就被刘邦灭亡。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西汉,刘邦因宠信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太子刘盈差点被废掉。刘邦驾崩后,刘盈继位,吕后专权,废宗室,重吕氏,吕后死后,诸吕意图谋反,被陈平、周勃等全部诛。

  西晋,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去世后,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宗室诸王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最终爆发八王之乱,将西晋引向覆灭之局。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隋朝,隋文帝杨坚开国,一代明主,可惜其子杨广夺太子之位后登基,滥用民力、穷奢极欲,致使全国大乱,被表兄弟李渊夺了天下。

  唐朝,高祖李渊坐视太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一文一武,分为两派,明争暗斗,并屡屡偏袒太子。李世民为挽回局面,最终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死了长兄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立退位,自己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起于行伍,一朝黄袍加身,一代英雄,可惜晚年“斧声烛影”,皇位却落在了弟弟赵光义身上。宋太宗赵光义眼高手低,两次北伐,皆告失败,从此大宋赳赳武夫被文臣视为芥,彻底沦为“弱宋”。

  元朝,开国之主成吉思汗临死前指定第三子窝阔台继位,但蒙古有幼子守家的传,库里勒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并不同意成吉思汗的决定,最终还是幼子拖雷监摄国政两年后,重新推举大汗,窝阔台势力拖雷更强,这才荣登汗位。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朝,太祖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就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朱标体弱早逝,又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强力削藩,逼迫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最终落了个皇位被夺,失踪不见的下场。

  清朝,努尔哈赤生前,意图将汗位传给他最爱的多尔衮,可惜他死时,多尔衮只有一十三岁,年少势孤,能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错了,而且他死得很突然,根本就没有留下遗命,由谁继位。皇太极实力强大,盟友众多,这才继位为汗,不过他死后,孤儿寡母的孝庄和顺治也被多尔衮欺负了个够。

  以上,战国之后,由秦至清,除了东汉(作为位面之子,刘秀几无短板),几乎所有的大一王朝,到了第二任皇帝时,总会出一些乱子,乱子大的甚至把王朝都整没了(秦朝和隋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最多的一个原因还是储君之争。如秦朝之扶苏与胡亥,汉朝刘盈与刘如意,隋朝杨广与,唐朝李世民与李元吉,北宋赵光义与赵匡胤之子,元朝窝阔台与拖雷,清朝皇太极与多尔衮等,几乎都涉及到了储君之争,这也是封建王朝皇位制度中最能动摇国本的事件,一个不好,就会弄得满朝腥风血雨,全国动荡不休。

  其次是第二任皇帝自己本身能力不够,较第一任皇帝相差太多。如西晋惠帝跟武帝司马炎相,那就是个大,“何不食肉糜”就是他说的,史书直接写他“痴呆不能任事”。明朝朱允炆也是眼高手低之辈,刚一登基就急吼吼地削藩,以天下制一隅,都能被朱棣翻了盘。

古时候王朝中第二任皇帝总会出现乱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三,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一个王朝甫立,无论是制度还是权力分配,都尚不健全,并不能很好地平衡宗室皇族子弟、后宫(如吕后)、开国功臣、封疆大吏之间的关系。第一任皇帝作为开国之主,文才武略兼备,他活着时还能压住这些矛盾,他一驾崩,无数人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第二任皇帝能力强的还好些(如李世民、皇太极等),能镇得住场面,能力差的,那就只能眼看着天下大乱了。

  参考文献:《史记》、《前汉书》、《资治通鉴》、《明史》、《清史稿》、《续资治通鉴》、《中国皇帝全传》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