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是什么?梁王刘武为什么支持汉景帝?

  西汉时期七王之乱中,梁王刘武为何力挺汉景帝。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时候封建王朝,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往往在演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西汉七国之乱就是典型的中央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梁王刘武之所以力挺汉景帝刘启,也是出于原因,说白了,刘武从中能得到藩王所得不到的利益,所以他才不与七个藩国为伍。从三个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

image.png

  一、七国之乱有关背景

  ①缘起。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诛7位异姓王在当时可谓留下一段“暗黑史”,一度引起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更有“白马之盟”,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可见刘邦对自己皇权至高无上的维护与涤荡。在诛异姓王之后,他又紧接着开始大封同姓王。

  ②性质。

  虽然异性重臣被诛,可同姓王的加封进爵,在藩国内同样举足轻重,跟之前异姓王相,他们的权力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如此一来,不论是之前的异姓王还是现在的同姓王,其性质基本没有改变。

  ③矛盾。

  分封同姓藩王,其掌握的实际权力,依然非常强大,与汉朝中央矛盾有增无减。尤其到了汉文帝时期,矛盾变得更加突出,甚至有与汉室分庭抗礼之状。

  ④战乱。

  随着藩王力量的不断增强,在汉文帝时期,他们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也益激烈,但是苦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削藩”,所以一直到了汉景帝时期,才开始着手处理藩王问题,当然,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跟着一触即发。

image.png

  二、梁王刘武力挺汉景帝

  汉景帝此时已经意识到藩王的严重威胁,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他一方面着手下诏削藩,一方面派晁错挑起削藩重担。

  可是消息刚刚传出去,各藩国就开始纷纷举兵,而他们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各藩王当中,属吴王刘濞实力最强,而且反抗情绪最为积极。这主要是因为刘濞的小的时候,被小时候的刘启给砸死了,所以刘濞一直怀恨在心。刘濞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极力拉拢各藩王一起举兵。他先后聚集在一起的有七个藩国: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

  七国齐发,势如破竹,伴着几十万大军直指长安,此时,汉景帝刘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政权摇摇欲坠。有人提议说,只要了晁错,也许就能平息叛乱。后来,虽然晁错被腰斩,但这场叛乱越发激烈,根本没有减弱的势头。

  话分两头,在这七个诸侯王当中,唯一没有参与反叛的是梁王刘武,他也是分封藩王,但他却没有与这七个藩国为伍,甚至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汉景帝才平息了七国之乱。何故呢?

  我们知道,刘启和刘武同为窦太后,刘武是小,非常得宠。而在一次家庭聚会当中,窦太后就曾命令刘启,说你以后必须把位子传给你弟弟刘武。人怕当面,何况又是太后耳提面命,所以汉景帝便硬着头皮答应了,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梁王刘武从此就觉得,汉景帝之后,大汉江山就是自己的了,所以他才时时处处心系汉室。

  众所周知,七国要想攻破长安,必须打梁王的地头过,梁王地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七国很难从梁王的头上踩过去,结果梁王以一国之力拖住了七国大军,为大汉将领周亚夫从后方切断七国辎重提供了良机。到最后,由于梁王的鼎力相助,汉景帝终于将七国之乱平定。

image.png

  三、是亲情亦或是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承袭帝位无外乎两种模式:“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之前,两种模式都曾出现过,但自西周以后,基本沿袭了父死子继的模式。这次七国之乱平定以后,由于刘武劳苦功高,所以窦太后试图说服景帝立储为刘武。但我们心里清楚,刘启根本不想把江山送给弟弟。但此时,刘启若直面窦太后,他也许会被怼的体无完肤,于是他派了能言辩的袁盎去说服窦太后。

  果不其然,袁盎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结合宋国五代相残血淋淋的例子说服了窦太后。

  窦太后虽然放弃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想法,但袁盎也因此获罪。汉景帝正好抓住这个机会给刘武小鞋穿,让他百口莫辩,刘武也很自然地放弃了争储的想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